【大紀元4月1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十二日電)「你累了嗎?」這 句話不僅是廣告詞而已,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院 長陳喬琪觀察到,勞工朋友喝提神飲料消除疲勞,忽略 了心理不適,結果容易濫用成癮,衍生更多問題。他也建議上班族自我檢測壓力,避免過勞造成身心傷害。
陳喬琪目前也是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他今天在 中央社演講時指出,現代生活的精神健康問題有很大部 分來自壓力導致的焦慮、憂鬱或憤怒情緒,這些反應由大腦功能的媒介機轉,造成精神生理、內分泌及免疫力的功能變化。
該如何覺察壓力呢?陳喬琪指出五個自我察覺項目 :一、覺得疲勞、容易累、容易感冒或生病;二、注意 力和工作能力下降;三、緊張;四、易怒;五;亢奮。
陳喬琪說,精神疾病被污名化,憂鬱症病人經常由 別科醫師轉介到精神科門診,因為台灣人很少會表達心 理不適,但是生理上會表現出疲勞、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狀,病人看遍各科,卻不知道這些症狀正是心理不健康的外在訊號。
陳喬琪指出,憂鬱症和酗酒、抽菸等物質濫用有密 切相關,這十年來他觀察到,藍領勞工喝提神飲料,結 果沒有真正消除心理因素引起的疲勞,反而對提神飲料 中的酒精、甲基安非他命前驅物質成癮。
他說,與酒癮相關的憂鬱症病例有增多的趨勢,一 方面是酒變得便宜且容易取得,另一方面是台灣醫界缺乏酒癮精神疾病的評估與重視,北市聯醫松德院區是酒 癮病患的最後一站,患者平均壽命只有四十五歲。
近年來,憂鬱症病人、卡奴族燒炭自殺的新聞頻傳 。陳喬琪認為,台灣社會處於轉型期「轉大人」的混亂 狀態,國人的自殺率攀升至十萬人中有十四點一六人,都會區低於鄉村區,與教育程度無關,男性、失業勞工是高危險群,短期內,看不出自殺率有趨緩跡象。
陳喬琪說,壓力管理正是憂鬱症治療的一環,壓力 也不一定會馬上成為疾病;因此,向家人朋友吐苦水、規律運動、學習放空、調整看事情的角度、釐清壓力事 件及就事論事、一件一件解決,都是調適壓力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