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巴布韋馬納潭國家公園探險記
晨曦中的奇塔基河
(記者王蕾):早知道非洲是野生動物的天堂,然而只有在親自到過馬納潭國家公園之後, 才終於明白在非洲草原上,真正的主人是那些野生動物,而我只是客人,一個驀然闖入它們的世界、體驗了無限驚奇和得到自然慷慨饋贈的小小遊客。
為叢林生活做準備
說來機會難得,自我到達津巴布韋以來,一直不斷有人向我提及位於該國北部的馬納潭國家公園,一個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了世界自然和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的地方,但是直到最近,津巴布韋旅遊局為了推廣該國旅遊搞了國際旅遊日的活動,我和同事與之聯繫後,才終於得以前往馬納潭採訪。與一般的採訪活動不同,我們除了要帶上必要的設備外,還要做好在非洲叢林中生活的準備。
首先就是去藥店買來防瘧藥,因為馬納潭地處瘧疾疫區,如果不幸被那裡的采采蠅感染上瘧疾,就會終日嗜睡,嚴重的會引發腦部病變。為了預防萬一,我們必須在出發之前服藥,而且要連吃七周。另外就是準備在叢林中活動的服裝。為了不驚擾動物們,我們的服裝必須是自然的中性色,也就是綠色、褐色和灰色,絕對不能是白色或是其他亮麗的顏色。當然還要帶上足夠的水,因為馬納潭屬於津巴布韋境內少有的幾個尚未開發的國家公園之一,遊客必須自帶飲用水。
「教皇」先生帶隊的多國探險部隊
我們一清早就出發,從哈拉雷驅車四個小時後,終於與此次旅行的導遊和其他遊客會面。導遊先生的姓頗為有趣, 乃是「教皇」的意思。事實上,這位名叫史蒂夫的專業狩獵導遊也確實了得,據說他是整個南部非洲地區唯一能帶著遊客在叢林中漫步與獅子大象零距離接觸的導遊。
這絕不是那些帶著遊客在叢林裡開車轉悠的導遊們比得了的。史蒂夫從業22年了,至少在10個國家公園工作過,他對我們要去的奇塔基禁獵區更是熟悉的能叫出一草一木的名字,知道哪些動物在哪些時候會在哪裡出沒。要取得專業狩獵導遊的資格也並非易事, 通常要經過2到3年的培訓和狩獵實習,學習有關叢林中的鳥獸的知識,還要學會在叢林中的生存本領,如何在叢林中安營紮寨、如何開著高三米長十米的拖車在叢林中穿行自如、以及能夠在必要時為了遊客和自己的安全開槍射擊,而且最後要參加狩獵考試,成績合格的才能取得導遊資格。
說起這次的遊客們就更有意思,七個人來自五個國家,整個一個多國探險部隊。有津巴布韋哈拉雷的勞埃德和伊尼揚加的約翰,自己駕著房車從開普敦開了60個小時抵達馬納潭的南非人瑟倫,從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趕來的朱迪,剛剛大學畢業利用假期來津巴探親旅遊的英國小伙子拉爾夫以及我們兩名中國記者。是對動物的共同熱愛讓我們相聚在這裡。
與雄獅四目對視
與我們同行的遊客大多有過類似探險旅遊的經歷,每次吃飯或是休息時,大家最常做的就是分享動物的故事,談論最多的就是獅子、野牛和大象。這些故事讓我想要更多地瞭解叢林裡神奇的野生動物,而我最想拜訪的莫過於獅子。
白天在悶熱的熱帶草原上,我們一行人在史蒂夫的帶領下,穿行於叢林之中,大家腳步都很輕,說話也盡量壓低聲音,以便不驚擾動物們,好有機會與獅子零距離接觸。整個馬納潭國家公園共有150隻獅子,奇塔基禁獵區有5只,3只雌獅2只雄獅。獅子並不好找,它們身體的顏色與草原上乾草的顏色幾乎一致,只有耳朵和尾巴是黑色的。有時候我們辛苦地在叢林裡走幾個小時也碰不上它們。
但是我們最終一共6次看到了獅子,這都要感謝史蒂夫,他的確經驗豐富。他行走時不斷查看地上獅子留下的腳印以及它們糞便的新鮮程度,來判斷獅子大致往哪裡走了及離開多久了。除此之外,他會聆聽獅子的低吼,這種吼聲可以傳三、四公里遠;他會注意狒狒的尾巴,有危險時,狒狒和其他許多動物會豎起尾巴警示同伴,成為一種指示;他會觀察天上的禿鷲, 作為一種食腐肉的鳥,禿鷲常常會聚集在獅子等待捕食的地方,期望獅子捕捉到獵物後好分一杯羹;他會留心黑斑羚的走向,大批黑斑羚往一個方向逃竄時必是在躲避某種迫在眉睫的危險。但是史蒂夫承認,有的時候遭遇獅子完全是誤打誤撞。
確實如此。我們第3次看到獅子就是這種情況,那也是讓我印象最深的一次。當時史蒂夫正在往右邊的路上看,忽然我們的左邊傳來一聲震天的獅吼,史蒂夫嚇了一跳,身體不禁往後一倒,而我由於緊跟在他身後,幾乎與他撞上。史蒂夫趕忙示意全體遊客慢慢往後撤。我們後退一兩米後,順著史蒂夫手指的方向,看到一隻雄獅仍然保持警覺站立著,似乎隨時要衝過來,而我們與它相隔不過20米。大家都非常興奮地連忙拍照,因為我們之前看到的都是母獅子。
史蒂夫悄聲對我說,「我看它很喜歡你呢,誰都不看一直就盯著你。」可不是麼,怪不得從鏡頭裡看到的都是雄獅直視我的樣子。我拿開相機,那一刻,我與雄獅四目相對,我在心中由衷感歎它的雄偉,最令人驚奇的是,它無意傷害我們,只要我們給它以尊重。史蒂夫告訴我,作為一名專業導遊,為了和野生動物搞好關係,他經常會在叢林中巡邏, 碰上獅子的時候,他並不跑開,因為逃跑會讓獅子以為你要攻擊它從而不會放過你。
他會首先讓獅子明白自己是友好的,跟它保持目光交流,但不是一直盯著看,那會讓獅子認為是一種挑釁。如果獅子在吃獵物,他從來不去看,之後也不會翻看獅子飽餐後留下的骨頭殘骸。就是通過這種對獅子的尊重,他贏得了獅子的信任,漸漸地獅子把他看成叢林生活的一部分,對他帶來的遊客也比較友好。這真讓人感慨,動物們所懂得的遠比我們所承認的要多的多。
大象悄然走過我們的帳篷
在我所喜歡的有關動物的故事中,印象最深的是一個關於大象的故事。一個人與大象近在咫尺,以為自己要沒命了,極度恐慌之間立即倒地裝死。沒想到大象並無意傷他,看到這個人「死」在自己面前,非常窘迫不安,就用鼻子捲來樹葉把那人身體全部蓋好之後才慢慢離去。
一天晚上,我和勞埃德走到河邊看動物,一隻母像帶著一隻小像在河中飲水,但當我們想要再走近些時,母象發出一陣沉悶但卻有力的吼聲以示警告,我們只有慢慢後退,因為史蒂夫告訴過我們,這裡最危險的莫過於惹怒一隻要保護自己孩子的母象。但是另外一方面,大象的確很寬厚,就在當夜,它們從我們的帳篷邊上悄然走過,像是不願驚醒我們似的,那麼龐大的身軀行走起來,卻也只留下沙沙的聲音。想想大象可是陸地上體積最大的哺乳動物,它們不去煩擾人類,而有的人為了獵取象牙竟不惜將大象打死,然後讓大象的屍體在陽光的暴曬下慢慢腐爛掉,真是令人髮指。
享受野生動物世界的饋贈
在野生動物的世界裡,我們只是一批闖入者。但是這裡的大自然卻給了我們慷慨的饋贈。
馬納潭分成幾個不同的禁獵區,我們遊覽的奇塔基禁獵區位於贊比西河谷,我們宿營就在奇塔基河岸。由於還是旱季,這裡恰好可以用「碧雲天, 黃葉地」來形容。史蒂夫的兩名助手非常能幹,把營地佈置得簡單舒適:除了有供遊客們休息的帳篷,還有臨時搭建的浴室和廁所。說是浴室,其實就是一個折起來的擋板,立在地上可以遮住兩面,剩下的兩面一面朝向廁所,一面臨河。一個水桶高高的掛在樹上,水桶的底部經過改裝,安上花灑,就是簡單而實用的淋浴設施了。為了避免污染河水,遊客們洗澡時都不能使用洗髮劑。
在這裡,水就是生命,到了晚上,奇塔基的野生動物們都到河邊來飲水了,於是我們可以一邊沐浴,一邊欣賞河中的動物,還可以在習習涼風中,側耳傾聽動物們的交響樂,有獅子野牛在叢林中發出的陣陣吼聲,也有樹枝上赤脖歐夜鷹、大雕、雜色烏鴉、長尾椋鳥、紅喉刺鶯等等鳥兒的淺唱低吟或是高聲嘯唳。還記得在電影《走出非洲》中,丹尼斯告訴嘉倫,「在非洲,晚上能比別的地方看得更遠,非洲的星星也更亮。」 也許就是因為這裡可以讓人更為接近自然吧。
白天在叢林中行走的時候,天上盤旋的禿鷲、林間鳴叫的知更鳥、翔食雀、斑鳩、犀鳥以及不時在地上跳出的珍珠鳥也無時不在陪伴著我們,給我們的旅行增添了不少樂趣。黑斑羚是一種充滿靈性、極為敏感的動物,它們遠遠地就能聽到我們的腳步聲然後四散跳開。目睹它們跳躍實在是一種享受,那優美的姿勢完全可以和最優秀的芭蕾舞演員的表演媲美。比起黑斑羚,狒狒們可是相對大膽潑皮得多。有一次,我們和一隻孤獨的狒狒相遇,它毫不介意我們,自顧自地在一個木樁前坐下,完全沉浸於自己的心事中。行動迅捷的獴則從來都是集體行動的。
除了鳥獸,這裡的植物也不能不提,尤其是一種叫猴麵包樹的,當地人叫它「顛倒樹」,因為它樹幹極粗,樹枝卻茂密纖細,當地人說是上帝發怒時把樹種顛倒了,讓樹根留在了上面。這種樹的果實很大,稱為酒石,外面是一層硬殼,破開後裡面是白色的果肉,看起來的確像塊麵包,掰下一粒放入口中,酸甜,據說是補充維生素的絕好食品。
野牛頭骨
河邊的兩隻母獅
【國際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