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健康1+1

如何保護兒童聽力?

【大紀元4月10日訊】聽覺是人與周圍環境相協調的重要途徑,現代資訊社會更需“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一般而言,語言的發展在六歲以前就已經完成,而聽力對幼兒的學習及人際關係是息息相關,聽力不好的兒童甚至會影響語言的發展;因此,從聽或說的角度來看,聽力保健應該從學齡前就開始做起。以下提供幾點保護聽力的方法供讀者參考:

◎避免接受音量過高、高強的聲音。嬰兒聽覺器官發育尚未完善,太大的聲音如迪斯可、搖滾樂等高音量快節奏的音樂,會導致內耳的微細血管痙攣,供血減少,從而使聽力下降,甚至造成雜訊性耳聾。因此,應儘量少帶兒童到歌舞廳等娛樂場所、家中播放電視、音響的音量應適當控制,並儘量避免小孩戴耳機聽音樂。

◎避免意外傷害。要防範兒童將細小物品如豆類、小珠子等塞入耳內,家長也要避免用髮夾、耳勺等給孩子挖耳,以免造成外耳道粘膜損傷、感染或鼓膜外傷穿孔,引起耳聾。同時要避免兒童因打鬧碰傷耳道,或因頭部受傷波及內耳,引起感染、耳膜破裂,造成聽力下降。

◎防止外耳及中耳的感染。中耳腔內有一條通往鼻咽部的細管稱咽鼓管。兒童的咽鼓管比較短、寬且直,呈水平位。感冒等疾病會引起的鼻咽部分泌物增多,或當嬰兒吐奶或嗆奶時,細菌便很容易從咽鼓管進入到中耳,因此給嬰兒哺乳時姿勢要正確,應把嬰兒抱起來,取半臥位。如果母乳過於充足、壓力過大,可使嬰兒頭稍低,以免嬰兒來不及吞咽而誤入咽管鼓。此外,用奶瓶餵奶時,奶瓶不宜舉得太高,奶嘴孔也不宜太大。此外,在給孩子淋浴、洗頭或帶孩子游泳時,不要讓污水進入耳內;同時應避免孩子在躺著時眼淚流進耳道,以免感染。

◎積極防治麻疹、流腦等可能損傷聽覺器官,造成聽力障礙的傳染病。除按時接種疫苗外,如果發生上呼吸道感染或急性傳染病,除及時、徹底治療外,應特別注意保持患兒口腔、鼻腔和咽部的清潔,以防細菌蔓延感染到中耳。

◎警惕藥物致聾。聾啞症是感音性耳聾中最嚴重者,而感音性耳聾很多是藥物中毒造成的。因此,病孩應盡可能不用鏈黴素、青黴素、卡那黴素、利尿劑、抗瘧藥等藥物,以免對內耳造成傷害。

◎防範先天性耳聾。胎兒期母體病毒感染及遺傳因素可致內耳發育不全而引起先天性耳聾,早産、難産所致的新生兒窒息、嚴重黃疸等,均可導致聽力損害。因此要避免近親結婚,孕産婦女作好圍産期保健,並注意妊娠期間慎重用藥。

一旦發現兒童的聽力有問題時,應與醫生、聽力師和聽語訓練師密切合作,儘早進行治療或聽力語言復健。否則,終因缺乏聽力和說話的能力而影響身心、智能和社會適應能力的發展,這不但對聽障兒造成一生無法補救的遺憾,也對家庭和社會造成沉重的負擔。文/記者李明◇(//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