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3月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舜協台北九日電)台大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教授江東亮今天在一場公聽會指出,全民健保有財務危機是事實,但「只是填錢並不能解決問題」,建議先改善已嚴重失衡的醫療結構,再建立一套真正公正客觀的醫療品質評估指標,「只要醫療有效果,相信民眾也願意掏錢出來」。
中國國民黨籍立委楊麗環(桃園縣)下午在立法院 召開「全民健保民眾購買健康?或醫療服務?」公聽會,邀請江東亮、衛生署、中央健保局、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醫療品質策進會及多個醫師團體代表,討論如何 從基本面討論如何改善健保體質。
曾受衛生署委託,規劃第一代健保的江東亮表示,健保有財務危機是事實,但仍應正視醫療品質,而「醫療品質提升與投入財務多少未必成正比」,要提升醫療品質要必須先注意醫療結構嚴重失衡問題。
他說,因健保政策「頭重腳輕」,地區醫院大幅減少,民眾雖然轉向教學、區域醫院就診,但「接受醫療 不一定代表能健康」,民眾也因此對健保費一再調漲無法釋懷,並質疑健保向富人傾斜。
江東亮建議衛生署、健保局仿效美國,建立一套對各醫院、個別醫師的醫療表現指標,落實「 P for P(pay for performance)」制度,促使醫療院所進行良性競爭,提升醫療技術差距,讓民眾感受「就醫就有效果」,自然會減少重複看診、轉診,健保財務壓力也會因此大為減少,就算仍要調高健保費用,民眾也較能接受。
地區醫院協會理事長謝文輝說,健保政策執行不當,已使地區醫院從民國八十四年的七百多家,到去年僅剩約三百家,但教學醫院卻從九家增為二十家,民眾到醫學中心就診比例也從百分之二十提升到百分之四十,他憂心醫療結構嚴重失衡,但政府卻只會從財務面思考救健保,健保照顧窮人的本意將因此被扭曲。
醫改會執行長劉梅君說,只有公開個別醫院的「醫療服務量」、「醫事人力」、「財務報表」三大黑數,民眾的就醫權利才能真正獲得確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