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經部:科專補助比率 衡量業者獲利決定
【大紀元3月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淑芳台北八日電)台灣經濟部科技專案預算執行成效屢受質疑,經濟部次長施顏祥今天引用學者研究指出,由工研院科專成果衍生的上市櫃公司產業效益分析,工研院每投入新台幣1元,可產生5元營業收入淨額與1.41元的稅後淨利,成效不錯;且經濟部已修改補助標準,衡量業者獲利及繳稅情形決定補助比率。
科專預算近年屢被刪減或凍結,立法院科技及資訊委員會今天聽取經濟部等單位科專業務報告,施顏祥引用交通大學教授朱博湧對工研院科專成果衍生成立上市櫃公司的研究指出,工研院每投入1元,即產生5元的營業收入淨額與1.41元的稅後淨利;若加計人才擴散效果,工研院每投入1元,可產生10.77元的營業收入淨額與2.01元的稅後淨利。
立委李紀珠(國民黨,不分區)質疑,工研院衍生的上市櫃公司包括台積電、聯電、世界先進等企業,正常情況下這些公司年年賺錢,若要以這些公司的營收來證明工研院的科專研發產業效益,很難被外界接受。
立委賴士葆(國民黨,台北市)表示,去年國內金控業盈收亮麗,不但不必繳稅、可退稅,還領取業界科專補助,相對於毛巾業等弱勢產業的無助,經濟部的補助標準顯然值得檢討。
施顏祥表示,業界科專補助金控公司,主要是有關推動e化的業務項目,為避免外界質疑,經濟部已修改 補助標準,未來獲利在特定金額以上的企業,業界科專將不再支持,業界科專也會加強對毛巾等傳統產業的研發協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