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棒球 差在哪裡

人氣 1
標籤: ,

【大紀元3月7日訊】經典賽檢討(自由時報記者黃照敦報導 特派記者林正堃攝)

跑壘 速度不如日韓

台灣隊在經典賽遭南韓完封、又被日本擊潰,除反映出台灣球員「貧打」的老問題外,日韓兩強精銳盡出,球員也都能完整詮釋「速度棒球」的精髓,已打出「能攻擅守又會跑」的現代全能球風,的確值得台灣棒壇學習。

鈴木一朗是日本速度棒球指標人物,巧打功夫了得,日本隊這次也特地安排川崎宗則和西岡剛在九棒、二棒前後支援一朗,川崎和西岡也是速度型球員,攻守都具威脅力。

日本隊監督王貞治也善加利用球員速度快的特色,積極採取推進戰術,蠶食得分,並製造對方守備的慌亂,趁機大量取分。包括昨天日韓戰,日本攻下的一分,就是因西岡保送後,再盜二壘站上得點區,隨後靠隊友的助攻,西岡跑回本壘。日本對台灣一役,也可見同樣的積極攻勢。

反觀台灣球員速度明顯不足,曾有職棒感嘆每次選秀時,現有球員會打跑不動,能守卻沒攻擊力,總有不足之處,一站上國際比賽舞台,缺點就暴露無疑,不但成為敵人掌握的攻擊罩門,由於我國球員缺乏速度,在戰術運用上也明顯保守,這是除了貧打外,台灣隊更須重視的問題。

事實上,台灣球員先天條件並不比日韓差,國內職棒因缺乏競爭,球員劃地自限,「速度慢」就可能是因身材走樣所致,台灣職棒球員待得越久,身材變形越嚴重,每年春訓也自然成了「減肥營」。

投手 能打硬仗太少(自由時報記者吳清正報導)

台灣隊在經典 賽(WBC)預賽A組的團隊防禦率高達六點八四,遠不及南韓隊的一點○○和日本隊的三點○○,顯示台灣的投手整體戰力和日韓有不小的差距, 台灣必須認清現實,急起直追。

台灣隊防禦率高漲,主要在於對日本隊一戰大失血,七局就狂失十四分,而且全部責失,如果扣除對日本的比賽,台灣隊防禦率二點五○並不差。

台灣隊被日本隊打爆,部分原因在於設定目標是擊敗南韓隊, 狀況最好的投手在對南韓隊的比賽上場,但是這也暴露出台灣隊能打硬仗的投手太少,不像日韓應付全部比賽遊刃有餘。

台灣隊過度依賴一兩位投手的現象由來已久,也因此王建民不參加WBC,台灣隊似乎就頓失重心。

南韓隊能夠奪得WBC預賽A組冠軍,扳倒賽前被看好的日本隊,得力於大聯盟投手的壓陣,對台灣隊的四名投手全部來自大聯盟,對日本隊的五任投手也有四人是大聯盟級,雖然南韓職棒已經發展二十多年,但是重要的國際賽還是得靠旅外投手,這一點值得我們省思。

近年來,也有越來越多的台灣年輕好手前往美國、日本發展,部分棒球界人士擔心造成台灣職棒空洞化,其實不妨正面思考,畢竟美日職棒的訓練環境和競爭強度都在台灣之上,可以加速球員的成長進步,美日職棒幫助台灣訓練選手,何樂而不為呢?

打擊 競爭強度不夠(自由時報記者鄭又嘉報導)

擊」是與日本差距最大的部分,不過台灣隊球員普遍還年輕,面對等級不同的日本職棒投手無法發揮也屬正常,想要儘速趕上日本,得先重視基層教育。

與去年興農參加亞洲職棒大賽一樣,台灣隊慘遭日本「屠殺」,但不同於去年的是,這批台灣隊球員收起嘻笑的臉,認真地面對比賽,儘管落後甚多,六局還能打起精神反攻,就算結果仍是被提前結束,還是有值得稱許的地方。

陳鏞基、胡金龍這兩位旅美球員,本屆比賽吸引了所有球迷的目光,究竟他們跟台灣球員有哪些不同?比起前幾年,除了體型壯了一圈外,他們的技術與觀念也更成熟,這是他們在殘酷的小聯盟與世界各國好手拚戰數年的成果,說穿了,就是台灣棒球的強度不夠,無法淬鍊出千錘百鍊的好手,整體大環境也遠落後給美、日,球員,成了被剝削的廉價勞工,主事者、經營者都不願意多花一毛錢,就連組織二軍都拖拖拉拉,如此環境培養出來的球員,如何期望他們打敗身價是我們千萬倍的日本隊?

至於落後日本一截的打擊能力該如何改善?球評陳威成與劉志昇一致認為,這必須從基層開始做起,畢竟日本從少棒就開始深耕,基本動作與觀念都從小養成,因此除非全面重視基層棒球教育,才能逐步開始追趕日、韓。(//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魅力台東 美麗都蘭
李家同:凍結大學人事,凍結競爭力?
李家同:歐美鉅額補助農業,台灣農人怎麼辦?
李家同:要好的生活,就需要更多的電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