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tvsmo.com

乙未戰爭與客家系列報導之五

尾聲─迎接族群融合的新時代

人氣: 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2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慧敏台北二十九日電)「乙未戰爭與客家學術研討會」雖已落幕,但後續效應正在發酵。行政院客委會除預定年底再舉辦「六堆」學術研討會,還計畫將客裔先民保衛家園的故事拍成電影。另外,也有人發起設立「台灣抗日紀念日」,讓全民了解客家人以生命守護台灣的精神,進而促使各族群相互尊重與包容。

座談會結束後,客家學會事將當天座談會論文的發表與評論、綜合座談,及事後的媒體報導集結為論文集。首次發行三百本立刻被索取一空,客委會又加印五百本。承辦的台灣客家研究學會目前正在重新增修論文集,預定八月出書,深化「抗日三秀才」和所有參與乙未戰客家人的事蹟研究,讓更多人了解這場戰役的意涵。

客家研究學會秘書長范振乾更計劃推動以「抗日三秀才」之一吳湯興戰死當天為「台灣抗日紀念日」。范振乾明白,這項工程浩大,但一如當年原住民推動翻「吳鳳神話」的精神,以及客家人爭取教科書將「義民爺」從「孤魂野鬼」正名為「忠義英勇的神明」所的努力,相信「沒有不可能的事」。

台灣大學歷史系教授吳密察認為,透過設立紀念日,可以提供民眾思考歷史事件的意義,但能否設立,需要全民共識;也有人建議興建紀念碑,客委會認為,這也是可以討論的方向。

客家委員會主委李永得指出,研究台灣客家歷史目前有兩途徑,一是著重追溯源流,探討台灣客家文化的淵源,以及台灣客家文化與其他地方客家文化的傳承。另一個研究方法是著重在地化的過程,研究客家族群移民台灣後的軌跡。

在李永得看來,在地化過程遠比追溯源頭還重要。他說,目前從東南亞到台灣都有很多客家人,因在地化過程不同,接收到當地的歷史和文化也不同,各地的客家人因此呈現出不同面貌。

他說,這兩種研究都相當重要,但以往在台灣有關客家研究卻偏重源頭,反而忽略在地化過程;乙未戰爭就是了解台灣客家人在地化過程的重要歷史事件。

儘管歷史忽略乙未戰爭的意義,但透過學術的客觀論述和研討,不僅讓客家人更了解客家人,其他族群也更認識客家人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的貢獻,有助台灣發展成為真正多元主體的社會。而乙未戰爭就是了解台灣客家人在地化過程的重要歷史事件。

范振乾指出,客家人在乙未年誓死抗日,保衛家園的英勇壯烈精神,讓台灣各界了解客裔先烈堅決「守護台灣」的真相,增進社會各界正確認識客家人在乙未年保鄉禦侮戰爭中所呈現的族群性格與角色,了解客家族群對台灣這塊土地所做的奉獻與努力。

他強調,一八九五年台灣割讓給日本,客家人與閩南人因為面對共同敵人─日本,才開始產生「共同體」的概念;沒有任何人可以獨佔文化、歷史或是地理上的台灣,如果台灣各族群能彼此了解過去這塊土地上的貢獻,就不會再有敵視。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蕭新煌說,對台灣四百年前的移墾史、一百年前的抗日史,再到近五十年的戰後史,「客家因素」的探討並給予合理定位,當是今後社會學家和歷史學家應做努力的學術工作。

當台灣民眾了解到乙未戰爭的深層意義後,也是建立台灣各族群都有合理發展空間、各族群都能相互尊重、包容的一小步開始,而這也象徵著台灣族群融合的新時代指日可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