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3月26日訊】〔自由時報記者蘇永耀/台北報導〕民進黨前日宣佈停辦中國政策辯論會,暴露黨政不同步。民進黨秘書長林佳龍昨日定位此事為「溝通失誤」,並非誰打誰。但他認為游錫堃主席推動的「黨政合議」,除幕僚階層橫向聯繫外,關鍵在總統、行政院長、黨主席等「巨頭」會議能否成形。
林佳龍說,高層會議不見得要定期舉行,但將是決策過程最重要的一環。這次黨政溝通出現的問題,相信應會讓執政黨內軟極思考,高層機制的迫切性與必要性。
立委莊碩漢認為,黨政溝通機制本就應強化,但因目前台灣的憲政體制混亂,總統與閣揆各有權力基礎,黨主席也有一定聲望,要透過平台與機制讓府院黨高層溝通協調,確實有其理想性。只要參與者體認到這並非權力分享,高層溝通平台仍應積極推動。
李文忠:已有協調機制 心態待調整
立委李文忠則認為,黨政協調機制已有很多,參與者也有一定誠意,問題是各個權責單位有無認知到必須與其他單位協調。心態上若無適當調整,無論哪種機制都會出問題。
由於黨內立委反彈行政院先公佈「積極管理,有效開放」兩岸經貿政策配套方案,游錫堃前日上午被迫宣佈停辦中國政策辯論會,陳水扁總統也隨即在前日中午約見游及國安會秘書長邱義仁討論後續處理。行政院並對逕行公佈方案表達歉意。
邱義仁曾當面向游建議,是否能續辦辯論會或用圓桌論壇等替代。游認為,黨中央既已宣佈停辦,其他方案黨內立委又不見得領情,應維持停辦的決定;總統最後支持游的決定。
新聞評論/放棄本位 合謀共議
記者蘇永耀/特稿
停辦中國政策辯論會衍生的黨政分歧問題,其實不是新鮮事,但因這次「較大條」,又牽涉新上任的閣揆蘇貞昌與黨主席游錫堃兩大「天王」間關係,更引發揣測。
辯論會由於不確定性高,最終的共識結論甚至無法預測,行政部門希望「積極管理、有效開放」方案能「愈快愈好」的心態完全可以理解,否則一旦辯論會結論與政策相左,蘇內閣恐陷於兩難。
但黨中央事前未能掌握行政部門的動作,也是事實。黨務部門希望藉辯論會提高未來推動兩岸政策的「正當性」,但行政部門的不安,與黨政間的不協調,使整個戲碼完全走樣。
平心而論,無論舉辦辯論會,或是提出「積極管理、有效開放」兩岸經貿政策的配套方案,都是「陳水扁總統的指示」,黨政部門是各依權責推動。這裡頭或有一定本位考量,但最後的決策產出不應是各唱各的調。
無論是黨還是政,都是總統的左右手,民眾已相當厭煩決策的再次失當或粗糙。所以居關鍵角色的陳總統,本就是責無旁貸。
執政六年多的民進黨政府,不能老是要進行政策的危機處理;一個好的政策,若因時機或節奏上的戰術錯誤,導致整個政策的挫敗,實在得不償失。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