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能源合作貌合神離?
【大紀元3月2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於國香港二十二日電)俄羅斯總統蒲亭訪問中國被稱為「能源之旅」,但香港一項評論指出,中俄雙方簽署的能源協定並未對石油管道修建達成協議,顯示雙方各有盤算,並未如表面風光。
蒲亭昨天與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會晤,兩人在一年內五次會晤,凸顯出雙方關係的密切。但「明報」的專論指出,中俄兩國在能源合作方面步履蹣跚,尤其是遠東石油管道的磋商一波三折,讓外界感到,中俄戰略夥伴關係表面風光,卻缺乏更為實質的合作內容。
中國經濟近年對能源的需求與日俱增,石油儲量世界第二的俄羅斯將成為中國最佳加油站之一。外界也一直判斷,中俄間良好的政治關係應當對雙方的能源合作起推動作用。而且,俄羅斯在一九九四年就曾主動提出修建安大線油管。
不過,評論表示,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俄羅斯國內某些勢力對中國的妒忌和恐懼也開始升溫,一些人對打開與中國的能源合作大門並不太感興趣。
此外,自中俄安大線 (安加爾斯克—大慶)油管開始談判以來,日本一直從中作梗,在中日關係陷入低潮的今天,日本更不願看到中俄石油管道拍板動工。
蒲亭曾多次強調,任何在俄遠東地區興建輸油管道的決定,都必須基於俄國自身的國家利益。評論認為,在資源日益枯竭的當今,能源已成了俄國推動經濟和政治勢力上升的巨大引擎和增強國際發言權的重要籌碼。
評論並指出,基於這個觀點,所謂中俄戰略夥伴關係,不過是雙方面對西方共同威脅時的一塊擋箭牌,就如俄羅斯空軍近日在張家界的表演那樣,是唬弄外人的玩藝,一談到真正的合作,雙方仍然是有自己的算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