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行行長吁中國擴大投資貧困地區

標籤:

【大紀元3月21日訊】(美國之音記者:蕭洵2006年3月20日華盛頓報導)亞洲開發銀行行長說,目前中國貧富差距增大的速度“令人擔憂”;中國政府應當為貧苦的農民提供基本的醫療保健、義務教育和最低生活保障。中國問題學者認為,農村城鎮化比資金投入能更有效地縮短城鄉和貧富差距。

*黑田東彥:中國貧富差距增長過快*

亞洲開發銀行行長黑田東彥星期天在北京舉行的中國發展論壇會議上說,中國如果每年向農村撥款1千億元人民幣就可以保證2千5百萬最貧窮的農村居民的最低生活標準,為1.2億農村學生提供9年義務教育,並且為7.7億農民提供最基本的健康保險。

黑田東彥在會議上說,中國在取得令人震驚的發展的同時也將面對一些嚴峻的問題。黑田說:“中國從中央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化的過程中難免會有收入分配惡化的問題,但是貧富差距增長的速度令人擔憂。”

亞洲發展銀行說,在過去的20年間,中國的收入分配情況惡化;此外,在教育、健康、社會安全和性別分佈等方面也存在不平衡。

*黑田東彥:重心放在最貧困地區*

在不久前召開人大會議期間,中國農業部副部長尹成傑曾經在記者會上說,中國農民最關心的還是收入,但是,2005年3千2百55元人民幣的農民人均收入卻只是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1%。中國政府在提出要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時著重提到要增加農民收入,以及解決農民看病難、農村教育落後、生產條件不足以及生活條件欠缺等問題。

亞洲開發銀行行長黑田東彥也提出了一些解決城鄉差異的建議,包括髮展農業基礎建設、農作物種植多樣化、採用有利環境的耕作方法、改造農村金融系統,以及為農民提供更多的投資服務。黑田還指出,為1.5億剩餘勞動力提供就業機會是極其重要的問題,這需要發展更多的中小型企業和私營機構,同時也要為農民工提供職業培訓。

但是黑田認為,縮短差距的重心還是應當放在最貧窮的地區,建立起一個農村最低生活標準體系、提供9年義務教育,並且建立起基本的農村醫療保險系統。黑田東彥認為,依照中國政府在過去兩年中每年財政收入增長大約5千億元人民幣的情況,上述建議對於中國政府而言是可行的。

*張欣:投入效果不大*

但是一些學者對於黑田東彥提出的建議持保留意見。美國托列多大學經濟學教授、亞洲研究所主任張欣說:“這是個比較複雜的問題,因為國家對農村的投入並沒有減少,但是效果不大。中國的城鄉差別仍然是在3倍以上,這是世界上最高的城鄉差別之一。”

在人大會議期間,一名代表也指出了政府給農民的資金被層層截留的問題。一名來自湖南的人大代表當時指出,中央要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方面投入很大的經費,而最重要的是如何落實這個政策。這名代表說,去年10月某省遭災後,發改委給了8千多萬賑災款,結果經過層層截留,到農民手裡只剩下50萬。

*張欣:應加速農村城鎮化*

除了程序和制度上存在漏洞外,托列多大學的張欣教授還提出單純投資不一定能夠真正解決一些貧困地區的問題。例如內地貧困地區在地理和交通方面無法和沿海地區相比,這種自然條件制約了地區的平衡發展;此外,在一些生態十分脆弱的地區投入資金,也難以得到相應的產出。因此,張欣提出,農村城鎮化和農民遷移應當成為政府在縮短城鄉貧富差距時重點考慮的方法。

他說:“因為有的投入效果並不好。應該把那些地方的人遷移出來,加速城市化,這才是更有效的提高農村人民生活水準的方法。從數字上看,在加速農村城市化的過程當中,在中國還沒有達到發達國家的水準時,這種收入差距還是不會減少。但是至少我們可以講,農民的絕對生活水準不應當下降,而是應當有所提高。”

張欣同意政府應當在為最貧困地區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基本醫療保險和免費教育等方面加大投入。

*黑田東彥:兩種方式並行*

黑田東彥雖然在星期天的講話中著重建議中國政府在縮短貧富差距時加大投入,但是他也沒有否定城鎮化在這個問題上所起的積極作用。黑田的觀點是政府應當採取兩種方式並行的辦法,將加大為農民提供援助和放寬農村人口向城市地區流動限制結合起來,以期有效縮短城鄉貧富差距。

相關新聞
李家同:不能讓窮孩子落入永遠的貧困
溫家寶承諾縮小城鄉貧富差距
清華大學推出還願與逐夢獎助學金
孫文廣:發展農村「遷徙自由」必須入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