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3月21日訊】〔自由時報記者胡清暉/台北報導〕毒癮者共用針具已成為國內感染愛滋的主要途徑,衛生署去年11月起試辦提供毒癮者乾淨針具,至今年3月1日,共發出15,000多支,然而,使用後針具的回收率僅零點93%,這些可能帶著愛滋病毒的針具四散在各角落,對治安、民眾健康造成威脅。
實際負責愛滋減害計畫的第一線工作人員坦言,毒癮者非常擔心隨身攜帶針具被警方作為吸毒證據,做回收的意願不高。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強調,已評估在毒癮者經常聚集的特定公廁、酒吧增設回收筒,希望毒癮者用過就丟入回收筒,提高回收率。
近來毒癮愛滋感染者人數大增,衛生署仿效澳洲、美國、香港,推動愛滋減害計畫,去年11月起在台北縣市、桃園縣、台南縣試辦,四縣市34家藥局、31個衛生所、11家醫院,提供免費或低價的衛材包、乾淨針具。這些機構也會設回收筒,希望領針者主動丟回。
根據衛生署疾管局統計,從去年11月至今年3月1日,四縣市短短4個月的時間,就發出15,625支。然而,針具發出去後,回收率不到1%。依照廢棄物清理法,感染性針具的回收應由專人處理,針頭、針筒應分離,採高壓滅菌,針頭應予輾碎。
警政單位憂心地說,衛生署預計今年7月在各縣市全面實施,屆時發出去的空針1年可能高達百萬支,若毒癮者施打後任意丟棄在野外、公園、海灘、公廁、垃圾桶,這些可能帶有愛滋病毒的針具四散在社會各角落,甚至成為扎人的工具,對於全體民眾都將造成威脅。
衛生署疾管局副局長周志浩指出,減害計畫當務之急是遏止毒癮愛滋藉由共用針具急速蔓延,回收針具非目前的主要指標,但疾管局會正視這個問題。
此外,疾管局強調,愛滋防治工作相當艱難,針具回收率偏低的問題在國外也是如此,目前在部分縣市有「舊針換新針」、「回收舊針退1元」的方法,並評估在毒癮者經常聚集的特定公廁、酒吧增設回收筒,希望毒癮者用過就丟入回收筒。
周志浩強調,針具任意丟棄確有危險性,但愛滋病毒若暴露在空氣,會變得很脆弱,微量病毒未必會感染。疾管局呼籲,若不幸被來路不明的針具扎到,應該先擠出傷口流血、大量用水清洗、再用酒精或優碘消毒,並立即前往醫院治療。
小檔案 – 愛滋通報人數逾萬
國內愛滋人數劇增,截至今年2月底,本國籍的愛滋通報人數已達10,603人,近年來新增愛滋患者大幅攀升的主因在於毒癮者共用針具、共用稀釋液。
衛生署疾管局指出,毒癮愛滋感染者在91年以前只有零星個案,但在91年後人數迅速增加,去年國內就有2,400多人,占所有新增愛滋患者的3分之2。(記者胡清暉 )
澳洲街頭擺設針具、回收筒
〔記者胡清暉/台北報導〕毒癮愛滋感染者急速竄升,已成為愛滋防治的首要課題,衛生署「以澳洲為師」,積極推動愛滋減害計畫。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副局長周志浩指出,愛滋減害計畫可分為提供乾淨針具、提供較低成癮性的毒品進行替代療法2大部分,同時進行諮商及教育。
疾管局指出,澳洲過去採取嚴刑峻法,因此澳洲的靜脈注射毒品盛行率都維持在2%上下,澳洲當局在1986年開始實施毒癮愛滋減害政策後,靜脈注射毒品的人口並沒有因而增加,毒癮者感染愛滋的比率卻從1987年的15%降到目前的不到二%,遏止了毒癮愛滋疫情的擴散。目前澳洲政府每年編列約新台幣6億的經費,推動清潔針具計畫。
澳洲實施減害計畫的區域,街頭經常可見各種不同容量的針具、保險套的販賣機,一旁還設有針具的回收筒。由於毒癮者經常在公廁注射毒品,許多澳洲捷運公廁右邊第一間門口還標示針頭的圖案,該間廁所並設有堅固的固定式針具回收筒。
在替代療法方面,首批低成癮性管制藥物美沙冬已於今年1月進口,衛生署在新店耕莘醫院、衛生署桃園療養院等地試辦,原則上以毒癮孕婦為優先對象,若試辦效果不錯,將擴大辦理。
過來人吳明錫 拉毒蟲一把
記者胡清暉/專訪
曾吸毒近10年、混過幫派的吳明錫,在宗教信仰的力量下戒毒重生,目前擔任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疾病管制院區的專職輔導員,站在第一線推動愛滋減害、毒癮者的戒毒工作。
「戒毒是件非常困難的事,但可以成功。」吳明錫說,求學時喜歡結交狐群狗黨,出社會後,很自然就加入幫派,吃喝嫖賭樣樣來,後來在朋友慫恿下,嘗試海洛因,吸毒成癮近10年,還因吸毒入獄,出獄後,只要遇到毒品,就喪失意志力又走回頭路。
吳明錫回想,為了買毒,偷搶拐騙壞事做盡。他形容,毒癮來時的痛苦,會讓人不自主的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呼吸窘迫喘不過氣,心臟麻痺感覺就快要停止,全身痛癢好像有千萬隻螞蟻叮咬,即使廁所就在眼前,就是無力走到,無法自理。在吸毒的黯淡歷程裡,吳明錫說,經常絕望地認為,根本不可能戒毒成功:「只是不知道會在哪一次的吸毒過程中,自己也會走到人生的終點盡頭。」
吳明錫二進二出基督教晨曦會的戒毒村,最後都落跑,第三次在信仰、戒毒村志工為他按摩及禱告減輕痛苦的共同努力下,終於成功。
目前吳明錫在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疾病管制院區的209室擔任專職輔導員,透過管道主動尋找需要幫助的毒癮者,為他們篩檢愛滋、提供諮詢,並轉介有心戒毒者去戒毒村。
吳明錫分析,毒癮者很不容易信任他人,加上在第一線執行者對毒癮者的認知及訓練都不足,要毒癮者公開露面尋求協助不易,要他們冒著風險拿針具去回收更有其困難。吳明錫建議政府與民間合作培訓一些具協助戒毒能力的專業人士,並給予民間戒毒團體適當的資源。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