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與書摘《憂鬱旅程》自序:畫圈圈的女孩
不曉得你有多少個親友,曾經或是正在面對「憂鬱症」呢?
當憂鬱症就如同我們在街上所看到越來越多的便利商店,也許我們該警覺,會不會哪一天,自己或是我們所關心的人也會進去一趟?
只是這樣的一趟絕對不會是愉快的旅程,很多時候,是用無盡的懊悔與數不清的淚水作為收尾,一個我們寧願從來不曾發生的結果。
周遭裡太多這樣的例子了,包括我愛的人或是親人,都曾經面臨過。印象中有次與朋友的聚會裡,一位曾經飽受憂鬱症折磨的朋友講了一句話:「當有天睜眼醒來,想到自己為了抵抗這個病已經做了這麼多,還是不曉得什麼時候才會好,當下有種『這麼努力地活著是為了什麼』的強烈質疑,很想就在那個時候結束一切。」
他說話時的眼神看向遠方,深處藏著無限悲傷!
我想,沒有經過那一潭深水的人,絕對不會知道其中的冰冷有多麼椎心刺骨。
不僅如此,憂鬱症真正可怕的地方除了那股侵蝕人心的巨大悲傷,更難以抵抗的是其對於人際關係的斲傷,許多病人周遭的親友經常在不自覺的情況下也隨之起舞,一起把它的破壞威力發揮得至大至極!
憂鬱的情緒來襲,深陷其中的他們無心也無力去應付正常的人際互動,慢慢地便從人際活動裡退縮、拒絕關心、有時甚至偽裝自己的不愉快,當周遭的人對此無所認知,甚至有過多的期待時便產生誤解,當他們又紛紛將箭頭指向當事人時,一場災難式的惡性循環便就此啟動。
於是,我試著把這個微妙的人際變化用比較戲劇性的說故事方式,來讓大家知道它的威脅與可怕。
本書故事的主角是個國中女生,一直有憂鬱的傾向卻沒有人知道,直到母親在半年前因病過世,各種的不適應狀況紛紛出現,才引起大人們的注意。
我在書寫的過程裡曾遇到一些質疑,為何把主角的年紀設定得如此年幼?孩子也會有憂鬱症嗎?會不會偏離了?
其實我的關切是很真實的,姑且撇開從精神醫學的角度所收集的案例統計,從一般人的成長過程即可知道,大多數的人在經歷苦澀的青春期都曾有憂鬱的情緒,然而,因為我們的學習環境並不鼓勵這些感覺的出現,很多人會被曲解,甚至是主動地自己歸因為「讀書壓力」、「人際關係」、「情感問題」、「性向認同」、「家庭互動」等其他壓力因素。
連發作了也不知道,更別說有人會關切。
我在大學時學習過臨床心理學、變態心理學,研究所時更曾精細地學習諮商輔導過程中的各項細微演變,整體說來,是個已經同時具有細部與全觀訓練的諮商輔導員,然而,當憂鬱症發生在我最親近的人身上時,我卻仍然像個完全沒有概念的人,直到這個雙人舞跳得我們都快精疲力盡、兩敗俱傷時,我們才意識到它的破壞性!
知道並接受這個病症所帶來的威脅,絕對是朝向「控制它」的一大步!
令人慶幸的是,精神醫學的長足進步,我們樂見未來將有更多的心力與人力投注於此,使我們自己或親人在面對這個病症時,不再像是吞黃蓮般的痛苦,而有些更輕鬆的可能性。
當然,也希望我的一點點努力有助於閱讀此書的你,對自己、親友、憂鬱症有更多的認識。◇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