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3月16日訊】(美國之音記者:蕭洵2006年3月16日華盛頓報導)幾家主要石油公司的高層主管星期二在參議院的一個聽證會上為石油行業近期發生的兼併以及巨額利潤做出辯解。居高不下的油價引發美國國內消費者的抱怨。國會則有意通過立法限制石油行業的兼併行為。有能源分析人士認為,合併行為與汽油價格沒有直接聯繫,國會對石油業發難更多是選舉年的政治動作。
議員將提議制訂反壟斷法案
這是參議院在四個月中第二度要求石油業界的高層主管就油價和企業合併行為作證。在星期二由參議院司法委員會舉行的一個聽證會上,埃克森美孚、雪佛龍以及康菲等六家最主要的石油公司高級主管在宣誓後為參議員們提出的責難做出辯解。
被要求作證的這些石油公司在近些年都曾經有過大規模合併行為。而在原油和汽油價格猛漲的情形下,五家最大的石油公司盈利卻創下上千億美元的記錄。根據參議院司法委員會主席參議員阿倫.斯貝克特的說法,這次聽證會的目的是為了驗證石油和天然氣行業的合併行為是否導致了市場汽油價格的上揚。
斯貝克特參議員對石油業巨頭們發出警告說,他在兩黨參議員的支持下將提議制訂一個反壟斷法案。這個擬議中的法案將使石油公司意圖通過限制燃料的市場投放量抬高價格的行為非法化,此外還將為石油公司間的合併設置新的障礙。
石油公司主管稱遵循“大數法則”
前往作證的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總裁雷克斯.蒂樂森對參議員們說,石油行業遵循的是他所謂的“大數法則”。蒂樂森說,收緊反壟斷法規將使他的公司難以成為美國汽油市場的可靠供應者。皇家荷蘭殼牌石油美國公司的總裁約翰.霍夫邁斯特在作證時也指出,儘管大型石油公司的規模龐大,但是這仍舊是個競爭極其激烈的行業。
1999年,埃克森和美孚這兩家在美國排名頭兩位的石油公司宣佈合併。該公司在2005年高達361億美元的淨收入招致了從消費者到國會的抨擊和置疑。但是該公司總裁蒂樂森在聽證會上則否認石油業的合併與兼併行為是導致汽油零售價格上漲的原因。
研究顯示公司合併與油價沒有關聯
一些能源學者也指出,通過過去的相關研究並沒有發現公司合併與汽油零售價之間存在聯繫。經濟智囊機構卡托研究所的能源問題學者杰里.泰勒說:“一些學術機構和分析人士曾經就90年代發生的合併案與市場汽油零售價之間的關係做出過研究。除了兩個有缺陷的研究之外,幾乎所有其他的分析都發現兩者之間沒有關聯。事實是,汽油價格是受國際原油價格上漲的影響。”
在石油公司總裁之前作證的加州大學商學院教授塞弗林.伯倫斯坦對參議員們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汽油價格不完全是由石油公司操縱的,而是由國際市場的石油價格決定的。
石油公司聲稱合併是為了以更強的實力尋找新的油氣資源,在競爭日趨激烈的國際市場確保資源。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總裁蒂樂森在聽證會上說,美國的能源公司需要有足夠的規模和資金能力支持投資,降低風險,並且開發能夠確保能源供應的新技術。
卡托研究所的能源問題學者泰勒也指出石油公司間合併行為背後的財政因素:“事實上,90年代的合併背後主要原因是這些公司盈利不足,難以得到運營所需要的流動資金。合併和兼併所表現的正是這個行業難以盈利的現實,所以公司重組是因為盈利不足,而不是盈利過多。”
學者稱國會動作更多為選舉年需要
在去年11月舉行的一個類似的聽證會上,五家石油公司高層主管在作證前則沒有宣誓。那次聽證會使在油價居高不下的情況下卻獲得巨額利潤的石油業感到尷尬。但是國會在那以後並沒有採取甚麼法律動作。一些民主黨參議員事後表示,石油公司高層主管們不完整並且欠缺準確的答覆誤導了他們。
卡托研究所的泰勒認為,從經濟學角度看,合併和汽油價格不存在直接關聯,國會的動作可能更多是在選舉年的政治需要,而這可能驅使國會制訂出一些不利於石油業的議案。
他說:“最壞的情形是國會再次向石油業加征所謂暴利稅,就像他們在1980年和1986年所做的那樣,或者像在1973年和1980年所制訂的價格約束法案。這些都是政府干預商業的反面教材。但願他們不會走得那麼遠。”
石油公司的總裁們在回答議員的提問時已經一致表示通過征收暴利稅抑制油氣價格沒有積極意義。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