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tvsmo.com

指考擬加考公民與社會變10科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16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黃以敬、胡世澤、李開菊、謝文華、申慧媛/綜合報導〕台教育部長杜正勝今日將聽取大考中心「大學加考公民與社會」專案簡報,由於研究調查顯示近六成高中及大學均贊成加考,預計將確立加考政策;最快3月底將提交大學招聯會討論定案,今年入學的高一新生開始適用,九十八學年起大學指定科目考試正式加考「公民與社會」。

近六成高中及大學贊成

杜正勝上任之初,建議國中基測加考國文作文、大學指考則應加考「公民與社會」。前者今年首次加考,後者大考中心委託東吳大學社會系教授張家銘進行研究,由於高達近六成高中及大學校系均同意加考,預計今日將政策性確定加考。

大考中心表示,「公民與社會」考試題型及示範例題,均已完成研發,大學指考加考作業沒有問題,但「公民與社會」是否納入升學採計,須由大學招聯會決定。

據指出,研究案中,也有不少高中表達憂慮,未來大學指考要進一步加考單獨考科,指考從九科成為十科,高中生將增加考試壓力。

杜正勝盼改善社會風氣

此外,大學政治、法律等科系希望加考,但經濟科系反對加考較多。部分高中指出,法律、政治科學相關內容及課程教材,高中課程中較缺乏,尤其高三原屬選修,未來考試領導教學,勢必導致選課人數大增,應考課程數量及教材內容可能不足。

杜正勝表示,國人法治觀念越來越薄弱,對社會公民的權利與義務認知也不足,加考「公民與社會」有其必要性,希望對社會風氣改善有幫助。

針對加考會增加升學壓力的憂慮,杜正勝表示,一旦招聯會同意加考,教育部希望大學能思考,社會領域校系招生採計的考試科目可以減少或改採「三選二」,例如限制歷史加公民與社會,或地理加公民與社會,避免有加考就全部採計。

高中校長看加考第10科
贊成:引導教學 反對:增加負擔

「公民與社會」可能會成為大學指定科目考試第十科,贊成的高中校長認為,考試可以引導教學,強化學生的社會科學知識;反對的校長則認為,考試科目已過多,會增加學生的壓力與負擔,也失去公民教育真諦。

建國中學校長吳武雄表示,高中既然有公民與社會課,他贊成列為大學考科,由各校系決定是否採計。高雄中學校長潘輝雄認為,公民課是高二必修的學分,不是額外的課程,大學學測加考公民,只是多個測驗而已;對於學生來說,反正也是在授課範圍,如果一定要說壓力,就是要多花一點背書的時間吧!

松山高中校長林石得則表示,若加考公民與社會科目過多,大學指考沒必要考公民與社會。大直高中校長余霖也表示,公民科著重在人格、品德,上課方式較活潑,未來成考試科目,反而容易淪為考試的工具。

公民與社會究竟教什麼?擔任公民老師多年的松山高中教務主任池增輝表示,三民主義、公民、現代社會整併為「公民與社會」後,內容範圍包括政治、經濟、心理、教育、法律道德、國際關係、社會文化、世界展望等,例如政治篇涉及政黨政治與選舉,經濟篇可談論理財及投資觀念,避免年輕人成為卡債族,讓學生對社會各領域有基本認知。

家長看加考第10科
支持:導正品德 質疑:考試無用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蕭慧英認為,指考加考「公民與社會」,只是增加「知」,並不等於「行」,看「立法院」就是最好的例子,裡面的人誰沒有考過公民與道德?誰不知道「公民權」?但他們真懂得行使公民權的能力與責任、學會尊重別人了嗎?

蕭慧英說,她曾問一名高中國文老師知不知道怎麼教學生當好公民?不料那名老師回說:「不知道,我只知道怎麼教國文。」她指出,教育部若想提升學生公民素養,應廣為告知全國高中職教育人員:「老師的職責不只是教『學科』,而是教『人』」。高雄市侯姓家長說:「『公民與社會』是生活教育,哪是用考的?」若拿「標準答案」評分,就不用考了。

但支持的家長也不少,台北市朱姓計程車司機說,現在很多年輕人不懂得尊重他人、融入團體生活,但品德修養本就應擺在教育的第一位,倒是未來公民老師在教學和態度上,應傾向活用而非要求學生死記。

苗栗吳姓刑警也說,年輕一輩對私領域觀念強,對公領域觀念較弱,加考「公民」,相信有助孩子去認識、了解基本的道德觀念,對生活禮節的養成亦有正面幫助。

非選擇題比重 高中主張兩成 大學希望四成

大考中心研發「公民與社會」科測驗將於九十八學年度成為新增考科,負責試題研究的東吳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張家銘表示,研究用試題已在去年完成試測,但對於非選擇題所佔的比重,高中老師認為兩成是理想上限,大學教授希望能達四成,較能測出考生思維及表達。

根據張家銘調查,參與命題和招生的大學教授主張非選擇題比例較高,多主張非選擇題應佔四成比重;但高中老師,基於閱卷公平考量,主張非選擇題的比重,兩成是上限。

張家銘說,「公民與社會」的試題研發國內沒有前例可循,起步階段多是參考國外作法,研發計畫兩年來,收集美、英、日和德及中國大陸的作法,再考量國內考生課程學習、讀書習慣、社會情況等,在去年完成兩份研發用試題測試。

他分析,日本試題多以摘取經典文章為試題,並要求考生填空作答,作法不適合台灣學生;英國的試題,則多為問答或申論題,雖頗受大學教授支持,但現實上須面臨人工閱卷及閱卷標準等技術層面考驗。

(//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