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tvsmo.com

319案再生波 重新調查賴有力新事證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1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亦偉台北十三日電)319 台灣正副總統遭槍擊案,因疑兇陳義雄的家屬出面喊冤再生波折,而副總統呂秀蓮也籲請未來的最高檢察署特偵組繼續偵辦;就證據檢視的立場,檢警專案小組確已盡到最大的努力,證據確實顯示陳義雄高度涉案,全案未來能否重新調查,端賴質疑的一方能提出什麼樣的新證據。

依據刑事訴訟法規定,以不起訴結案的案件,告訴人須於不起訴處分七天內聲請再議,但因319案並無告訴人,全案無法聲請再議,因此未來若要重新調查,就必須有新事實、新事證,或偵辦過程被發現重大瑕疵,才能重新偵辦。

程序類似的案件不是沒有,過去同樣引起矚目的興票案,台北地檢署第一次以不起訴處分時,結案後國民黨未提再議,反而是律師莊柏林以發現新事證為由,要求重查,高檢署才發交台北地檢署再行調查,檢方第二次的偵辦耗時更久,也做了一些第一次偵查時未做的程序 (如傳喚前總統李登輝等),最終認定所謂新事證並非事證,最終予以簽結。

檢視319專案小組的結案報告,確認全案非自導自演、陳義雄是唯一兇嫌等結論,其實這件震驚海內外的槍擊案,從一開始就缺乏證據,檢警本就在極不利的條件下,僅憑兩顆彈頭、彈殼,透過科學鑑識還原真相,由於有科學鑑識的背書,檢警的結案心證當不致禁不起檢驗。

在去年的結案記者會中,專案小組讓證據「回答」外界疑點,包括陳總統身上的傷確為新創槍傷、彈頭上有總統血跡及衣服纖維、彈孔數及子彈位置被李昌鈺認為合理等,相關結論都詳載於不起訴處分書中,每一項都有專業科學認定及海內外刑案專家背書。

全部的鑑識及科學物證透露的訊息是:總統身上找到的彈頭確實是兇手自遠距外開槍打出,民眾於案發後所拾獲的彈殼,經精密比對,確與彈頭同出一脈,傷口是真傷,衣物也是第一時間採集,也就是全案是一起槍擊案,而檢警也查出,319案的涉案彈頭,確出自唐守義集團,而陳義雄也確曾透過親友,與唐守義集團洽購改造槍彈。

由於全案被告已死、兇槍未尋獲,也沒人看到陳義雄行兇,至今沒有直接證據,檢警只能根據陳義雄生前言行、與家屬最後幾天的互動,以及確曾購買過唐守義集團 (打傷總統的改造槍彈製作者)所製的改造槍彈,高度懷疑陳義雄行兇,或許外界仍不斷提出質疑,但科學證據顯示的結果,卻也不能輕易推翻。

一名資深主任檢察官說,「319案與拉法葉案、高捷弊案一樣,都是未來最高檢特偵組躲不掉要面對的重案」;法界的共識是,未來案情能否出現「柳暗花明又一村」,端視能否出現足夠震撼的新事證,否則無謂的質疑與炒作,只會損害辦案人員的努力、士氣,增加社會對立,值得三思。

讓證據說話 才能釐平319槍擊案爭議

(中央社記者孫承武台北十三日電)檢警偵辦 319 槍 擊案調查報告去年八月間偵結,這次卻因已死的涉案人陳義雄的家屬對外召開記者會又生波瀾。其實全案檢警是否重新偵辦調查,並非重點所在,真正問題關鍵仍在於檢警讓「證據」說話,才能杜絕爭議。

警方為偵辦319槍擊案,雖調動前所未見的刑事菁英投入,過程嚴守「行政中立」、「證據導向」偵查方針,整理案情資料含筆錄、鑑定報告與其他書類卷證二千多頁,所整理的專案報告含七個章節、四百五十二頁、約十六萬字,所有參與辦案成員都列名,為的就是表示對全案的結果負責。

就刑案偵辦立場,警方認為在「專業」上是站得住腳的。他們並認為,陳義雄家屬這次召開記者會,前立委蘇盈貴只出示包括「熱區十七秒爭議」、「黃衣禿頭男的認定」等幾張照片就想證明「新事證」,不免過於草率。

319槍擊案,目前引發爭議有幾項論點,應分為「鑑識」、「偵查」兩部分。國民黨籍立委帥化民以立委身分質詢,就「一人一槍兩彈可能性」、「改造槍彈性能是否足以造成總統腹部傷痕」提出質疑。

換句話說,改造槍枝槍膛沒膛線,子彈擊發後溫度不高,加以火藥裝填量不足,在動能不足下屬於低速子彈,他質疑傷口是近距離開槍造成。

另外,就「偵查」而言,有法界人士質疑,警方釐定「以槍追人」的辦案方向固然有考量,但畢竟遭指控開槍的嫌犯陳義雄已死,在陳義雄是否為自殺身亡仍有疑義情況下,最關鍵的凶槍迄今仍尚尋獲、唯一的遺書又已燒掉,間接證據的薄弱也是外界迄今對案情存疑的主要原因。

不少已退休警界人士認為,偵辦319槍擊案,雖有諸多人證與物證上困難,但既然「追查真相」是各方相同共識,警方仍虛心接受外界批評,或提出原本可公開的調查資料,向外界說明。

至於由民間專家、學者、民間公正人士出面,研議建立模擬程式與規格、標準,重新進行現場模擬,全程錄影,同時邀集相關人員在現場瞭解,也是第二個可行的方式。

除了技術面的方式外,法界人士強調,即使要將案件重行偵辦,也必須符合法律要件,民間人士應提出具體的新事實與新證據,在符合法律要件下讓案件重新偵查,讓所有被質疑的證據「說話」,才是具體可行的治本之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