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3月13日訊】自由時報 文/陳進明
林先生到醫院求診,主要是去年健康檢查時,尿酸偏高,血脂肪也偏高。他到醫院時,先量血壓,血壓為一百四十二/九十毫米汞柱。到診間看診時,他將這個狀況告訴醫師,每次在醫院量血壓都會偏高,但是在家中量又在正常範圍內。
許多人都有在醫院或診所量血壓時,血壓會偏高的經驗,而在家中量血壓都正常,甚至在體檢、健康檢查時,血壓也會上升。這類受檢者的血壓狀況,便稱為「白袍高血壓」,平時須多量幾次血壓。
醫護人員多半告訴受檢者這樣的狀況應該不要緊,因認為這些受檢者是屬於較容易緊張、較容易受到外界影響的人。如同有些人會認床或認枕頭,換個環境就會睡不著覺。
究竟這些人是否比其他人容易產生真的高血壓?在醫療院所時血壓上升,但在家中的血壓正常,是否真的沒有臨床上的意義呢?根據日本的一項研究, 有一百二十八位受檢者,定義「白袍高血壓」是家中的血壓低於一百三十五/八十五毫米汞柱高, 在醫院則是高於或等於一百四十/九十毫米汞柱。另外也找了六百四十九位的對照組,家中的血壓是低於一百三十五/八十五毫米汞柱,在醫院則是低於一百四十/九十毫米汞柱。
結果發現,在初期的血壓就有明顯的不同,白袍高血壓組的血壓明顯高於對照組的血壓,一百二十二/ 七十四比上一百一十五/七十毫米汞柱高。
而八年後更是明顯,有四十七%的白袍高血壓組產生高血壓,需要藥物治療,對照組有二十二%產生高血壓。
因此可知,白袍高血壓的受檢者較非白袍高血壓的受檢者,其血壓值已經偏高,往後發生高血壓的危險率也上升,值得注意,也必須針對白袍高血壓受檢者給予高血壓的非藥物衛教或治療。
至於要量多久才可以確認為高血壓?依照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只要三次,沒有特別刺激的狀態下,休息十五分鐘左右量取血壓,收縮壓高於一百四十毫米汞柱,或舒張壓高於九十毫米汞柱。
另一個重點是,高血壓藥物的治療是長期的治療,同時包括了非藥物與藥物的治療。藥物的治療必須天天服用藥物,不可自行停藥,而非藥物的治療,包括生活作息規律化,飲食要低鹽、低油、低熱量,多運動等。
所以,平時沒有高血壓的人應該定時,如一個星期或一個月去量一次血壓。或者有空經過醫護室時,伸手量個血壓。如果已經有過血壓偏高現象的人,更應天天量,畢竟血壓值與健康息息相關。切記不要隨意停藥,也不要將任何的不適歸咎於高血壓,而多服了二顆藥。那麼血壓可能會太低,或者血壓會高低相差太多,造成血管過度的負荷。
(本文作者為長庚醫院桃園分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 )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