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觀性格可能使人易患痴呆症
【大紀元3月10日訊】根據美國科學家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持悲觀厭世、焦慮和沮喪等消極情緒的人,可能比態度積極的人更容易患癡呆症。進行這項研究的是美國明尼蘇達州羅切斯特的梅約醫學中心(Mayo Clinic)的神經精神病研究專家。
專家們指出研究了當地在1962年至1965年間的3500人的標準性格測試的結果之後,在2004年他們又走訪了這些受試者或是他們的家人。結果研究人員發現,在接受測試者中那些在「悲觀厭世」方面得分高的人在30年至40年後患癡呆症的可能性比其他人要高出30%。而那些在「悲觀厭世」和「焦慮」兩項都得
分高的人日後患癡呆症的可能性比其他人要高出40%。在日前舉行的美國神經病學學院會議上,領導這項研究的格達博士報告說,研究表明到2004年為止,那些在當年的性格測試中「悲觀厭世」和「焦慮」兩項都得分較高分的人,作為一個整體,比其他人患癡呆症的比率要高。但是,不能簡單斷定如果一個人性格悲觀就一定會在30年後患癡呆症。科研人員說,目前還沒有一個有效的方法預防癡呆症,但是有許多研究表明合理飲食、增強運動、多動腦筋都有助於降低患病的風險。
從醫學角度來看癡呆症是好發於老年期的﹝男65歲、女55歲以下﹞一種慢性進行性智能缺損、並有腦組織特徵性病裡改變的一種精神疾病。發病隱漸、病程進展緩慢,本病最常見的症狀是個性上的改變。初起患者變得主動性不足、活動減少、孤僻、自私、不喜歡變換環境、對周圍環境興趣減少、待人缺乏熱誠。以後則興趣日漸狹窄對人冷漠、情緒不穩、易激惹、因小事而暴怒,有時吵鬧無故打罵、不注意衛生、甚至不能料理自己的生活、常收集紙屑、布條等廢物加以珍藏,病情加重時表現低級意向增強、當眾裸體、性慾亢進、尤以記憶力減退為最,有時也因記憶力減退而出現虛構、多疑、被害妄想等症狀的出現。
也許有人想問說:這種癡呆症難道就沒有方法可以預防了嗎?綜以上所列出的症狀站在為人處世心性角度的立場來看應該是可以預防的。在中醫學《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篇第一里就有談到、真人、至人、聖人、賢人等、處世之道不離胸懷寬暢、不濫行殺伐、多施予、少歛奪、多獎勵、少懲罰、心中沒有鬱怒、適應身邊自然事物的變化、注意養生及性情的陶冶自然就能無大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