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祖樺:馬丁.路德.金與美國民權運動的啟示
【大紀元2月27日訊】 「美國民主的偉大之處是為權利而抗議的權利」。
——馬丁.路德.金
今年1 月16日,美國人舉行了許多活動紀念被暗殺的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1986年,美國政府規定每年1月的第3個星期一作為法定的馬丁.路德.金紀念日。這樣,馬丁.路德. 金就成為繼美國首任總統華盛頓之後的以全國法定假日來紀念的第二個人。)這一天也是被稱為民權運動之母的帕克斯去世後的第一個馬丁 .路德.金日。在華盛頓舉行的紀念活動中,布什總統敦促美國人記住民權運動領袖們的鬥爭,為實現金38年前為之獻出生命的夢想而奮鬥。
2 月8 日,大約1萬人在亞特蘭大附近參加了美國民權運動活動家科麗塔.斯科特.金的葬禮。金夫人是美國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的遺孀。在金1968年遭到暗殺之後,金夫人繼續推動他的努力。金夫人此前幾天因病去世,享年78歲。美國現任總統布什和前總統克林頓、卡特和老布什、一些國會參議員和眾議員以及著名民權運動領袖參加了葬禮。
美國民權運動又稱為「平權運動」,是指發生在上個世紀50—60年代的美國人民反對種族歧視,爭取平等權利的社會運動。這一偉大運動深刻地改變了美國的社會生活圖景與美國人的思想觀念,因而使美國真正成為了一個兼容自由與平等的偉大國家。而這一切都是與一個偉大的人物——馬丁.路德.金分不開的。
馬丁.路德.金於 1929年 1月15日出生在佐治亞州亞特蘭大市的一個黑人牧師家庭。年少的金從母親那裏學會了怎樣去愛、同情及理解他人;從父親那裏學到的是果敢、堅強、率直和坦誠。幼小的心靈裡早早地萌發了對種族歧視強烈的仇恨種子。15歲時,聰穎好學的金以優異成績連跳兩級,從高中畢業,進入摩爾豪斯學院學習,成為院長梅斯博士的高材生。在梅斯博士的教育下,金不畏強暴的思想被提高到了理論的高度。
當時美國正值戰後經濟發展的巔峰時期,強大的政治、軍事力量使它坐上了「自由世界」盟主的交椅。然而,在美國國內,曾經在戰爭期間維護過民主事業的黑人卻在經濟和政治上受到歧視和壓抑,殘殺和迫害黑人的暴行經常發生。據統計,自1945年6 月——1951年6 月的6 年間,就有79名黑人被警察殺害,65名黑人被白人種族主義者打死。面對醜惡、冷酷的現實,年僅17歲的金髮現了自己真正的價值是「為上帝服務」,他矢志為社會平等與正義作一名牧師。1949年,他進入著名的克拉澤神學院學習兩年,獲得神學學士學位;爾後進入波士頓大學攻讀宗教學和教理神學,獲得神學哲學博士學位。大學期間,他孜孜不倦地盡情遨遊在人類知識的海洋中。他潛心研究過馬克思的社會主義、列寧的共產主義、法國哲學家勒努維埃的人格主義、愛爾蘭哲學家伯克利的道德理想主義。他閱讀過柏拉圖、盧梭等人的著作,認真鑽研過尼采的「超人」哲學和甘地的「非暴力主義」。他並非簡單地、機械地接受這些思想家的觀念,而是把它們作為可以播種自己信念的沃土,逐步形成了自己獨到的理論基礎。
金認為,人人生而平等。不論男人女人、黑人白人、老人小孩和智者愚者,也不管人的愛好、資歷和財產是否相同,都是人,是能夠思維的人類大家庭中的一員,應該受到尊重。金主張公正無私的愛、普遍的愛,愛一切人,甚至要愛敵人。「敵人不愛你,因為敵人不懂得甚麼是愛;我們愛敵人,是對一切人的救贖性的善良態度。」
1955年,年輕的金成為蒙哥馬利市德克特斯特街浸禮會教堂牧師。也就是在這一年,一個忍無可忍的事件揭開了持續10餘年之久的民權運動的序幕,並使金博士鍛練成為民權運動的領袖。
1955年12月1 日,一位42歲的黑人婦女羅莎.帕克斯乘坐蒙哥馬利市公共汽車公司的汽車時,拒絕給白人男子讓座,被警察以「擅占白人專座」的罪名拘捕,判處監禁14天或罰款14美元。這件事激起廣大黑人群眾的義憤。在金和其他黑人領袖組織的「蒙哥馬利改進協會」的號召、領導下,近 5萬名黑人展開了聲勢浩大的抵制公共汽車運動。抵制乘車運動持續了整整 1年,使那家汽車公司損失慘重,難以維持。美國最高法院不得不於1956年11月13 日判決取消地方運輸工具上的座位隔離制,宣佈「在公共汽車上實行種族隔離,即為違反憲法。」這是南部黑人第一次以自己的力量取得了鬥爭的勝利。
從此,黑人爭取徹底的種族平等和公民權利的鬥爭風起雲湧,席捲全國。但是在初期,它由各種不同組織領導,採用的策略也不同。為了統一行動,有效地把民權運動推進下去,1957年 1月, 60位黑人牧師在亞特蘭大組成了「南部基督教領袖聯合會」。金被一致推舉為該大會主席,這不僅是因為金所領導的抵制乘車運動取得了輝煌勝利,同時也是因為金的威望極高,能夠使不同派別、不同主張的黑人解放組織歸附到自己的旗幟之下。從此,他身上的凝聚力更強了。為了正義與和平,他緊張地往返於美國南、北各大城市,四處奔走呼號。
1957 年9 月,阿肯色州小石城的地方法院根據1954年最高法院關於「取消公立學校中種族隔離的決定 」,宣佈該市公立學校接納黑人入學,但遭到白人種族主義者的堅決反對。9 月2 日,該州州長福布斯以「防止暴動」為名,派出國民警衛隊200 人前往阻止九名黑人入學。 23日,他又縱容暴徒毆打黑人,並把八名入學的黑人趕走。這一事件震驚了世界,國際輿論同聲譴責,艾森豪威爾總統於24日命令傘兵部隊1000餘人火速趕赴小石城,保護黑人學生入學,以平息國內外輿論的抗議。通過鬥爭,迫使地方當局於1959年宣佈取消公立學校中的種族隔離制度。
1960年2 月1 日,在北卡羅來納州格林斯博羅市,4 名黑人大學生被一家餐館拒之門外。「南部基督教領袖聯合會」便組織南部各大、中城市的黑人進行了大規模「靜坐」示威活動。結果,迫使南方社區的幾十家聯合商店分別在1960年和1961年取消了便餐部的種族隔離制。
1961 年黑人的「自由乘客運動」,得到許多進步白人的支持,發展到很大規模。是年5 月4 日,7 名黑人和6 名白人從華盛頓分乘兩輛長途汽車南下,宣佈此行的目的是向南部長途汽車上的種族隔離制度挑戰。他們在汽車上實行黑白混坐,並使用為白人設置的候車室和廁所。自由乘客的人數在沿途不斷增加,他們行經佐治亞、亞拉巴馬和密西西比等州時,都慘遭到軍警、暴徒的毆打和迫害,僅在密西西比州就有300 名乘自由乘客被逮捕。但是,民權人士不畏強暴,堅持抗爭,推動了民權運動的發展。
1963年,為了使世界人民關注美國種族隔離問題,基金會同其他民權運動領袖組織發起了歷史性的「向首都華盛頓進軍」的運動,要求爭取就業和爭取自由。
就是在這次鬥爭中,金髮表了他著名的演講「我有一個夢想」。這一鬥爭終於使國會通過了1964年民權法案,授權聯邦政府取消公共膳宿方面的種族隔離,宣佈在公營設備方面和就業方面的種族歧視為非法。
但是,聯邦法院的一兩條法令對根本改變黑人的命運無異於杯水車薪,而且隨著黑人群眾反對種族隔離、要求種族平等的鬥爭廣泛深入地發展,美國軍警加強了對黑人的血腥鎮壓,白人種族主義者以惡狠毒辣的手段襲擊正在覺醒的黑人的事件層出不窮。聲望日高的黑人領袖馬丁.路德.金自然成為打擊迫害的主要對象。美國聯邦調查局局長胡佛徵得肯尼迪總統的贊同,在馬丁.路德.金下榻的旅館裡安裝了竊聽器,企圖在「親共產主義」和「性行為不端」這兩個敏感問題上抓他的把柄,結果卻是枉費心機。接著,當局又羅織種種罪名將他14次逮捕入獄,使他幾乎坐遍了美國南方的所有監牢。每當警方要他在坐牢和罰款之間選擇時,他都毫不猶豫地選擇坐牢,以示他不畏強暴的信念。有一次,為推銷他自己所撰寫的《為自由而戰》一書,他在紐約一家大商店門口簽字售書,被1 名黑人婦女刺中胸膛,傷及主動脈,險些喪生。事後,這個殺人兇手竟以「精神錯亂」為由被釋放。
辱罵、恐嚇、監禁、暗殺,這一切都沒有動搖金的鬥爭決心。他大聲疾呼:「黑人應當爭取全部自由,否則就沒有自由。」他堅信黑人群眾赤手空拳能夠同全副武裝的軍警對抗,能夠在白人的石塊和辱罵聲中前進。他寫道:「像波濤洶湧的海洋把巨大的懸崖打成碎石一樣,人民要求獲得權利的運動,總會使舊秩序崩潰的。」
1964年,馬丁.路德.金在奧斯陸獲得諾貝爾和平獎,被譽為「世界有色人種的榜樣」。在領獎時,他宣稱:「總有一天,地球上所有的人都會看到人與人之間和平相處,宇宙的哀號將變成友愛的詩篇。」
正當他為夢想的實現而不懈努力、日夜奔忙的時候,一個罪惡血腥陰謀的降臨到他的身上。 1968年4 月4 日下午6 時左右,金和幾名助手在下榻的洛蘭旅館306 房間內進晚餐,同時在聚精會神地考慮當晚將舉行的集會。晚餐後,金沉思著走到陽台上,把臂肘支在欄杆上面,凝望著遠方漸漸消逝的余暉。突然,一聲刺耳、清脆的槍聲響起,金立刻挺直腰身,用手摀住自己的脖子,揚起充滿憤怒的臉,慢慢地仰面倒下了。當晚7 時零5 分,醫生宣佈:由於子彈炸開了大動脈血管,切斷了頸髓,金溘然長辭。時年還不足40 歲。
金被暗殺並沒有嚇倒為自由平等而鬥爭的人們,相反激起了廣大民眾更為強烈的反抗。1968年4 —5 月全美有172 個城市爆發了200 多起黑人維權抗暴鬥爭。
1969年全美更發生了500 多起維權抗暴鬥爭。
在洶湧澎湃的民權運動的壓力下,美國國會和最高法院先後通過了一系列「消除種族隔離」的法案和判例,如1957、1960、1964和1968年的四個民權法案以及1965年和1970年選舉法的制定。 1964年的《民權法案》規定了包括選舉、就業和公共場所方面「消除種族隔離」,並且規定聯邦政府「消除種族隔離」的主要手段是對州和地方政府繼續推行種族歧視的機構停發聯邦補助。1968年最高法院在一次判例中宣佈,私人房地產出售或承租中的種族歧視也是非法的。1971年最高法院在另一次判例中又宣佈,各公立中學「立即消除種族隔離」。1971年美國國會還通過了憲法第二十六條修正案,規定在聯邦和州及地方選舉中選民最低年齡統一為18歲。並相繼廢除了人頭稅、文化測驗等作為選民條件的限制。此後,黑人在美國社會中的處境逐步得到改善,不同種族的平等與融合逐漸成為社會的主流。
儘管中美兩國在政治制度和歷史文化傳統等方面存在著很大差異,但是,中國人民同美國人民一樣渴望自由平等,一樣珍視人權與公民權等普世價值。美國黑人反對種族歧視的民權運動從某種意義上也可以說是公民維權運動。而從本世紀初開始興起的中國公民維權運動正如火如荼、方興未艾。做為後發國家,中國的公民維權力量理應以博大的胸懷虛心地向其它國家的先賢和經驗取經,從中吸取豐富的營養,以利於自身的成長。馬丁.路德.金的思想與實踐及美國民權運動是一座裝滿寶藏的歷史寶庫,深入進去可以找到許多值得我們學習與借鑒的內容,本文就先談幾條從中得到的啟示:
啟示一:民權運動要有高尚的哲學思想作為導引
我提出這一點並非要故弄玄虛,而是從金博士那裏學到的。哲學思想看似大而無當,但是它往往能影響甚至決定社會運動的方向、境界、方法和效果。
說到馬丁.路德. 金哲學思想的精髓,有人這樣來概括「信仰人的尊嚴和價值、基督教的普遍仁愛、甘地的不合作精神,構成了金的思想基礎和行動準則。」
鑒於大多數中國人對金的哲學思想感到陌生,我把其簡化為「非暴力、求正義、愛眾人」九個字。
先說「非暴力」。金早在號稱黑人的「哈佛大學」——莫爾豪斯男子學院上學時,就讀到了梭羅的名文《論公民的不服從》,而在來到蒙哥馬利的教堂以前,他已經詳細地鑽研過甘地的著作,熟悉有關「非暴力抵抗」的各種論點。
在黑人抗暴運動中,他一次次地提醒大家,「我們今天站在通往公正之殿堂的門檻上,這道門檻曾被千千萬萬的人踏過。在取得我們應有地位的過程中,我們無論如何不能採取任何錯誤的行動。我們不能因為渴望自由,就去飲用憤怒與仇恨之酒。我們必須始終以高層次的品格和自律來進行我們的鬥爭。我們決不能讓賦予創意的示威活動墮落成暴力行為。我們必須一次又一次地昇華到以心靈力量對付肉體暴力的崇高境界。」
「從一開始,便有一種哲學支持著蒙哥馬利的抵制行動,一種非暴力反抗的哲學。把這樣的方法講清楚,這一問題一直存在,因為在起初,絕大多數人對此根本就不甚理解。我們利用群眾集會,來向那些對此一哲學聞所未聞、並且往往對此不表同情的民眾解釋非暴力。每週的週一和週四,我們要召開兩次會議,我們也舉辦過一次有關非暴力以及社會變革的講座。我們闡明瞭,非暴力反抗並不是一種怯懦的方法。它乃是反抗。它並不是一種停滯消極、麻木自滿的辦法。從事非暴力反抗的人之對抗罪惡,一如那些從事暴力反抗的人所做的對抗,而他的反抗卻不包含暴力。這一方法在身體上絕不具有侵略性,而在精神上則是具有強有力的侵略性。」 「不是羞辱,而是戰勝。」「其目的則在於和解,在於救贖。」
「從事非暴力反抗的人,所尋求的是攻擊罪惡的體制,而絕非那些恰巧被捲入到體制當中的人。 」
金清楚地表明: 「我們知道,暴力會挫敗我們的目標。我們知道,在我們在美國的鬥爭當中,在我們在蒙哥馬利的特殊鬥爭當中,暴力不僅行不通,而且不道德。我們在數量上佔有優勢;我們不去運用暴力的手段。不特如此,暴力不僅行不通,而且也不道德;因我堅信,追求以暴力進行報復,能夠得到的惟有一點,便是在宇宙間加強罪惡與仇恨的存在。」
「自馬基雅維裡以降,便有人主張,目的可以證明手段的正當。我想,這便是共產主義最大的可悲之處。我們讀到列寧這樣講:『謊言,欺騙,暴力,只要是為了實現無階級社會的目的,就都是正當的手段。』這便是非暴力拒絕共產主義以及任何其它主張目的可以證明手段之正當的方法的地方。事實上,手段代表的是實現中的理想,而目的則代表的是進行中的理想。因此從長期而言,破壞性的手段無法帶來建設性的目的,因為目的即預先存在於手段之中。」
「從事非暴力抵抗的人,可以以下面簡明的詞句,概括他們的要旨:我們將採取直接行動,來反對非正義,而不等待旁的機構採取行動。我們將不服從不公正的法律,將不屈服於非正義的實踐。我們將和平、公開、喜樂地這樣做,因我們的目的在於說服。我們採納非暴力的手段,因我們的目標乃在於自身和平的社會。我們將試圖以我們的話語進行說服,然而若我們的話語沒有效果,我們也將試圖以我們的行動進行說服。我們將永遠情願對話,尋求公平的妥協,然而我們也準備著在必要時受苦,甚至冒著生命危險去做我們所見到的真理的見證。」
「我們有甘地那卓越的範例,他挑戰大英帝國的強權,惟靠運用真理、勇敢、不行傷害、靈魂力量的武器,為他的人民贏得了獨立。」
再說「求正義」。金博士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是一位黑人浸禮教堂的牧師。
而基督教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正義」。所以金反覆強調「南方的鬥爭絕非白人與黑人之間的緊張。這一鬥爭,更是在於正義與非正義之間,在於光明的力量與黑暗的力量之間。而且,若是有甚麼勝利,那也絕不單單是五萬名黑人的勝利。那將是正義的勝利,善良意志的勝利,民主體制的勝利。」「我實在注意到這樣一個事實,便是有一些堅定相信非暴力的人並不相信人格神;不過我認為,每一個相信非暴力反抗的人,都會在某種程度上,相信宇宙會以某種形式,處於正義一方。在宇宙當中自會表現出某些事物——不論我們是否稱其為無意識的過程,不論我們是否稱其為恆定的推動者,也不論我們是否稱其為人格神。在宇宙當中有某些事物表現著正義;在蒙哥馬利,我們便是覺得在某種程度上,在鬥爭當中我們有著同宇宙的友誼。這也是令人們團結一致的因素之一,便是這樣的一種信念——相信宇宙乃是處於正義一方。」所謂「愛眾人」,就是愛所有的人,這是一種基於對人性的理解、對一切人創造性的、救贖的、充滿善意的愛。金在演講中說道」我們所克服的另外一個基本的問題在於,非暴力反抗也是內在的事情。它還不單純是避免外在的暴力或者外在的身體暴力,也是要避免精神上的內在暴力。因此,在我們運動的中心,便存在著愛的哲學。最終改變人性,建立我們所有人都心想往之的社會,其惟一的途徑便是將愛置於我們生活的中心。從一開始,人們就常常問我,你的愛究竟是甚麼意思,你怎能對我們講,要愛那些一心要毀了我們的人、那些站在我們對立面的人?我一直在闡明這一點,就是在其最高的意義上,愛並不是甚麼感情方面的東西,甚至也不是深情厚誼之類的東西。」
他說「希臘語用三個詞來講到愛。它可以被叫做厄洛斯.厄洛斯是一種審美意義上的愛。它給予我們的,是一種浪漫的愛,它具有其全副的美好。然而,當我們講,愛那些反對我們的人,我們講的並不是厄洛斯。希臘語還可以把愛叫做菲利亞,這是人類朋友之間的一種相互的愛。這是一種至關重要的、珍貴的愛。然而,當我們講,愛那些反對你的人,那些一心要毀了你的人,我們講的不是厄洛斯,也不是菲利亞。希臘語還有另外的一個詞語,便是阿迦披。阿迦披乃是理解,乃是對一切人創造性的、救贖的善良意志。詮釋《聖經》的神學家會講,這便是神的愛在人心中的作用。這是一種滿溢的愛,它絕不求回報。當你從這樣的水平上去愛,你便會開始非因旁人的可愛而愛他們,非因他們做了甚麼吸引我們的事情而愛他們,而因神愛他們,且我們愛那些做了惡行的人——雖則我們痛恨他們所做的那行為。這就是一種居於我們試圖在南方推進的運動之中心的愛——這就是阿迦披。」「在生命之途上,必會有人具備充分的意識與道德,去斬斷仇恨與罪惡的枷鎖。要達到這一目的,最為偉大的方式便是通過愛而做到。我堅信,愛乃是一種變革的力量,能夠使整個社會提升到公平對待、善良意志與正義的嶄新領域。」
請讀者諒解我整段整段地引用金的原話,這不僅是為了儘可能地體現他的本意,更是因為他講實在太好了,太精彩了!不需要任何畫蛇添足。金的哲學思想博大精深,我的瞭解也很有限,只是為了便於認知和記憶,才將其概括為「非暴力、求正義、愛眾人」,並作為金博士給我們的第一個啟示。
啟示二:精英和大眾要互相尊重,相互配合
在任何形式的社會運動中,精英和大眾都是不可或缺的兩大要件。再有天才的精英,如果得不到大眾的支持,也只能成為曇花一現的悲劇角色。由社會精英發起的社會運動,如果得不到廣大民眾的理解和群起響應,就決無成功的可能。
同樣,聲勢再大的群眾運動,如果得不到社會精英的正確引領與組織,也很難避免成為「烏合之眾」的命運。
美國民權運動之所以搞得有聲有色,並取得了巨大成就,其成功經驗之一就是精英與大眾互相尊重,相互配合,團結一致,求同存異,齊心協力。馬丁.路德.金和他的戰友們利用一切可能的機會深入到社會底層,到處發表演講,與黑人群眾進行交流,傳播非暴力抗爭的理念,組織「自由乘客運動」、「向華盛頓進軍」等抗議示威活動,既得到廣大黑人群眾的擁護和參加,也贏得了許多進步白人的同情與支持。華盛頓自由進軍活動集合了來自全國50個州的各個階層的黑人群眾, 1963 年8 月28日在首都華盛頓舉行的「爭取就業 」、「爭取自由」的示威遊行,吸引了多達25萬的黑人和白人同情者參加。由於精英和大眾的充分融合,使長達10數年的美國民權運動得以在理性的軌道上持續前進,雖然間或有小規模的暴力衝突,但總體上依然保持了深厚穩健、持續漸進的態勢。即使是在馬丁.路德.金被暗殺以後,在金夫人和其他傑出民權領袖的帶領下,美國民權運動並沒有喪失理性與節制,遂得以善始善終,雙方共贏。
中國近年來興起的 公民維權運動,湧現出一大批公共知識份子、律師與其他法律工作者、媒體工作者和維權志願者參與其中,這些人大多可以劃入知識精英或法政精英。同時,各地的草根階層與人民大眾也不乏群起抗爭者,而且也出現了精英與草根民眾互相結合的良好趨勢。儘管目前遭受嚴酷的打壓,今後的道路也不會平坦,但是正義的事業終究會得道多助,克服重重障礙,越過激流險灘,「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啟示三:注意從關係民眾切身利益的事情(個案)入手
美國民權運動的另一個重要特點,就是非常注重藉助於民眾高度關注的個案來推進人權事業。例如本文提到的帕克斯夫人乘坐公共汽車拒絕給白人男子讓座案、阿肯色州小石城黑人學生入學受歧視案、北卡羅來納州格林斯博羅市4 名黑人大學生在沃爾夫百貨公司餐飲部買咖啡被拒案,以及紐約哈萊姆區一名黑人少年無故被殺害案、著名黑人民權領袖馬爾科姆。愛克斯被暴徒槍殺案、馬丁.路德.金被暗殺案等,都成為民權運動向前推進的重要契機。民權運動的組織者總是不失時機地藉助於每一個隨機發生的案件,發起社會行動,呼喚人們的良知,抗議種族歧視與不公平待遇以及暴力迫害,同時,推動憲政秩序和法制的改進與變革,通過不斷累積終可達成政制變遷的效果。
由於政治制度的桎梏與法治建設的滯後,中國 公民維權運動所面對的社會政治環境要比當年的美國惡劣得多。但這不等於說,美國民權運動的有益經驗,中國就不能學習和借鑒。從關係民眾切身利益的個案入手來推進維權與法治建設,就是一條行之有效的路徑。令人欣慰的是,中國維權人士已經在這方面積累了一定經驗,從 2003年的孫志剛案、黃靜案、孫大午案到2004年兩省五地罷免貪官案到2005年的陝北民營油田案、山東臨沂計生案、蔡卓華牧師案、太石村案等許多受到國內外廣泛關注的事件都有維權人士的深度介入。尤其是孫志剛案件,在民間維權力量的積極抗爭下,最後導致政府決策廢除了罪惡昭彰的收容遣送制度。
啟示四:注意利用現有的政治資源
我在《憲法不是一張空頭支票》一文中提出:「今日中國正處於從專制極權政體向憲政民主體制嬗變的轉型時期,怎樣利用現有的政治資源,推動政治變革與政治轉型,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大課題。憲法就是一種可資利用的政治資源,尤其是憲法當中關於公民權利與自由的法條,完全可以成為維權者手中的利器。」這一觀點的形成就得益於金的啟示。
金指出: 「在非暴力直接行動方面我們持續努力,與此同時,我們決定將我們對於憲法權利的行使,擴展到一直受到忽略的領域,特別是投票權的行使方面。我們開始推行一場運動,來號召千百萬黑人行使自己的選舉權。為這一努力,我們的一些工作人員遭到了暴力對待和逮捕,然而我們將會堅持下去。我們相信,除去我們不斷增強的行動,聯邦政府有力實施法律計劃的相應推廣工作也是勢在必需。大量管理方面的首創精神甚有裨益,而目前的司法部確實也在直接行動起來,關注選民登記的敏感領域。然而毫無疑問,未來的時期還要求司法部廣泛實施1960年的民權法,在成千上萬的社區徵求到法院任命的仲裁人,在這些社區,黑人的投票權受到公然的殘酷剝奪。聯邦法律的威權,必須對主宰著對抗性南方社區的罪惡與不法行為,維護自己至高無上的地位。」金認為:「儘管有這樣的叫囂——『要搞甚麼變革,除非從我的屍體上面跨過去』,我們還是不該忽視聯邦的行動在南方引起的變革。總會有一些人堅稱,國會的立法、法院的決議、聯邦政府頒布的行政法規都沒有效力,因為它們無法改變人心。他們爭辯說,誰也不能為道德立法。誠然,道德或許無法靠立法得到,然而行為卻可以受到規制。法律固然不會改變人心,然而它卻可以約束無心無義的行徑。教育及宗教能夠改變惡劣的內在態度,然而立法及法院的決議卻可以控制惡劣內在態度的外在影響。聯邦法院的判決會改變運輸的方式、變更受教育的人數。至於人的習慣——如果不是人心——則曾經、也正在受到聯邦行為的改變。這些重大的社會變革,乃是一種累積性的力量,它會構成其它生活領域變革的條件。」
從金的論述中,我們得知,現有的憲法、法律、規制、程序不可能解決所有問題或者說解決不了許多問題,但也決非一無用處。這些政治資源是可以被用來做為公民爭取自身權利的工具的。它們可以轉化為 公民維權抗暴的依托、擴展權利的憑據、進行法律博弈的工具、推進法治與憲政的文器(相對於武器的稱謂)、教育(馴化)統治者的教材和累積社會變革條件的籌碼。
現有的政治與法制資源當然是很不完善的,比如憲法中某些所謂的基本原則、法律條文存在的諸多缺失、甚至於被稱之為「惡法」的存在,但應該明白,這些東西是不可能在短時間內自行消失的,只有通過人們的不懈努力一步一步地加以改變。而這並不影響我們從中開掘可資利用的內容,據以進行合法合理的抗爭,且這樣做更容易得到社會各界(包括中共黨內的開明力量)的認同與支持。
像不久前發生的《中國青年報》「冰點」週刊被停刊整頓事件,該刊主編李大同先生依據憲法和中共黨內規章向中紀委控告中宣部壓制言論自由和新聞自由的惡劣行徑,就得到了社會各界和海內外輿論的一致聲援。李大同和副主編盧躍剛雖因此遭致免職,但是他們和「冰點」同仁的努力與抗爭決不會被湮沒,一定會在中國新聞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篇章,並給後來者以極大的鼓舞。
啟示五:逐步形成社會力量與社會運動,持續不懈地進行努力
美國民權運動在馬丁.路德.金和「南部基督教領袖聯合會」的領導下,從上世紀50 年代中期開始一直到60年代末,持續時間長達十幾年。其間不斷遭受暴力打壓,許多人被拘捕,在抗暴鬥爭中受傷甚至前仆後繼、英勇犧牲者也為數甚眾,主要黑人民權領袖愛克斯和金先後被暗殺。但他們以堅強不屈的勇氣與堅忍不拔的毅力,堅持不懈地進行抗爭,終於贏得了最後的勝利。金說得好,「人權乃是一個永恆的道德問題,在與共產主義所進行的意識形態鬥爭當中,它決定著我們文明的命運。我們必須懷著明智的約束和愛,懷著高尚的紀律和尊嚴,堅持不懈地向前進。」
中國現實的政治環境顯然無法與當年的美國類比。美國民權運動面對的是一個民主、法治和憲政的政府,正如金強調指出的「美國民主的偉大之處是為權利而抗議的權利」。而中國公民維權運動面對的則是一個專制的、獨裁的、權力不受限制的政府,中國公民的各項基本人權如言論、選舉、新聞、出版、集會、結社、遊行、示威、罷工、宗教信仰、人身自由根本得不到保障,連「為權利而抗議的權利」都沒有。在中國,民主、法治與憲政制度的建立都還有相當長的路程要走。因此,公民維權運動更加需要理性,需要團結,需要穩健,需要堅持,需要逐步形成強大的社會力量與社會運動。中國公民維權運動只要循著這樣的路向長期堅持不懈、百折不撓地向前推進,則無論是誰也沒有可能阻擋得了。
颱風正在狂吹,誰能用勉強的方法阻止?
誰能借懷古之幽情來挽回?
——殷海光《中國文化展望》
歷史的潮流浩浩蕩蕩,終將衝決一切魑魅魍魎設置的阻障,正義之光必將會普照在苦難深重的中華大地上。
2006年2 月
註:本文在寫作過程中得到李柏光博士提供大批非常有價值的資料,特此鳴謝!
原載《民主中國》
www.chinamz.org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