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月22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游太郎/秀林報導〕太魯閣國家公園發現台灣新記錄種「台灣彩蝠」蹤跡(見圖,太管處提供,記者游太郎翻攝 ),正委託台灣大學針對食物及棲息環境進行專案研究,並與其他地區的彩蝠進行外型及基因比對,確定後將申請登錄為台灣特有種。
太管處企劃課長李秋芳指出,太魯閣國家公園人煙稀少的大同、大禮部落,日前再度發現一隻極為罕見的「台灣彩蝠」,發現地點在海拔約一千公尺大同部落的竹林中。目前暫定名為「台灣彩蝠」,尚未申請正式登錄。
另外,委託台灣大學動物所碩士班研究生江集鯉所做的調查,從2003年7月迄今,分別在大同、大禮部落的竹林及闊葉林內架設霧網捕捉,並地毯式蒐集牠的排遺進行研究,曾在低海拔的大禮部落三間屋附近捕獲一隻,記錄到的個體相當稀少。
李秋芳說,彩蝠的研究在台灣及全世界記錄均不多,目前根據排遺研判,牠的食物以蜘蛛為主,還有零星的石蜈蜙目及鱗翅目幼蟲等,獵食及活動的範圍可能接近森林的底層。李秋芳說,台灣彩蝠和中國及其他地區所發現的彩蝠,除了漏斗型耳殼及灰色體色相似外,最大的不同在雙翼的顏色差異頗大,台灣彩蝠最主要的特徵是雙翼並未呈現彩色斑紋,而是以黑色絨毛居多。
研究小組將把這隻彩蝠與新竹白蘭地區所發現的彩蝠進行外型及基因予以交叉比對,一旦確定為特有種後,將正式提出登錄申請。
彩蝠 曾是原住民蛋白質來源
〔記者游太郎/秀林報導〕老一輩的太魯閣族人對於「台灣彩蝠」的記憶,多停留在燒烤後的美味。太魯閣國家公園巡山員張文德說,小時候在山上生活困苦,抓彩蝠是補充蛋白質最好的來源,現在彩蝠瀕臨絕種,讓他對當年的嘴饞「心虛不已」。
張文德說,從三年前開始,他利用巡山的機會,陪同台大的研究生到老家大同、大禮等部落的竹林內,尋找彩蝠的蹤跡;根據圖片及所描述的彩蝠習性,他心中有數,找尋的「主角」正是童年最深刻的記憶。
張文德說,他童年時常跟著長輩在山間亂竄,每次到了竹林內,都會先找又粗又高的竹子,仍細查看竹節上是否有被動物挖過洞的痕跡,一發現立即以樹葉將洞口塞住,隨即砍下直接升火燒烤,陣陣的肉香混合著竹味香,讓他難以忘懷。
「竹節內約藏有五至六隻的小蝙蝠,體毛不多,肉質細嫩,不用加佐料就香滑可口」。
張文德回憶時,還不時擦擦淌著口水的嘴角。他說,兒時他常和兄弟們,相約前往竹林內捉彩蝠,藉此打打牙祭。
張文德說,當巡山員快二十年,現在對於野生動物只剩如何保育的觀念,對彩蝠幾乎瀕臨絕種,他經常協助尋找彩蝠的蹤跡,不是為了想再嚐那難忘的美味,而是希望以贖罪的心情,讓彩蝠的數量恢復。
竹林數量恢復 彩蝠找到生機
〔記者游太郎/秀林報導〕彩蝠一般分布於低、中海拔的竹林、闊葉林內,但太魯閣國家園區卻分布在一千公尺的竹林中,並隨著季節及環境的變化,以及食物及溫度產生局部的降遷行為。太魯閣國家公園認為,彩蝠行蹤可以做為山區環境變化的重要指標。
太管處企劃課長李秋芳說,台灣彩蝠 (Kerivoula hardwickii )國內最早於1999年在新竹白蘭地區首次發現,牠屬於夜行性,以蜘蛛及小型昆蟲為食物。根據曾發現地區的綜合性研判,零星分布於低、中海拔的竹林及闊葉林內,但太魯閣園區發現的地點,最高在海拔一千公尺左右的竹林內,最低則在五十公尺左右的闊葉林內,高度相差懸殊。
李秋芳說,台灣彩蝠生長的環境,大多和茂密的竹林有關,大同、大禮部落從日治時代開始,當地的太魯閣族原住民即大量種植竹林,彩蝠的數量根據老一輩轉述,幾乎大一點的竹節內均可捕獲,但隨著砍伐竹林,改種植水果及高冷蔬菜後,彩蝠即慢慢消失。近年來,發現的地點也多以低海拔的竹林為主,由此可知牠會隨著棲息環境及食物取得等因素,產生類似鳥類的降遷行為。
太魯閣園區近幾年來積極復育原生樹種,大同、大禮部落等地的竹林數量也逐漸恢復,發現彩蝠的頻率也相對增加。太管處將這項發現列為山區環境變化的重要指標,並將委託學術單位持續研究。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