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tvsmo.com

李鍾熙:孫運璿有遠見 奠定工研院基礎

人氣: 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1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十五日電)台灣總統府資政孫運璿今天凌晨逝世,孫運璿在世時曾將工研院當作他第六個孩子,工研院院長李鍾熙回憶,30多年前孫運璿將經濟部下轄的三個研究所合併成財團法人工研院,雖然過程很辛苦,但這是非常有遠見的措施,而且他推動的「積體電路發展計畫」更是奠定台灣今天高科技的基礎。

孫運璿今天凌晨病逝於台北榮民總醫院,享年93歲,消息傳出後讓科技界不勝感傷,因為理工背景出身的孫運璿不但有遠見有眼光,更重視科技的發展,為今天台灣在國際上以科技聞名打下紮實的基礎。

李鍾熙表示,孫運璿當時將經濟部轄下的聯合工業研究所、聯合礦業研究所、金屬工業研究所合併成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這在民國62年之前是非常不可思議的行為,立法院認為豈能容許拿政府資源,卻成立不受監督的單位。

孫運璿花了很多功夫向立委們遊說,因為科學研究機構不同於政府機關,因為要面對許多不確定的研究風險,同時要更貼近產業界,再加上科技人才不可能考公務人員的高普考試,因此應該要用財團法人型態才對,這個30多年前的決定奠定工研院的研發基礎,以及對台灣產業界的貢獻,因此孫運璿將工研院稱為他第六個孩子。

李鍾熙感到孫運璿有遠見的是,當年孫運璿一手推動「積體電路發展計畫」,65年派出優秀的工程師赴美國RCA公司學習,政府花了4億8千萬元經費,成為當時全國花費最龐大的單一計畫,但這個計畫卻奠定了台灣積體電路的基礎,也成為台灣上兆元產值積體電路的濫觴。

李鍾熙回憶1996年時,他擔任工研院化工所長,為了慶祝60週年慶,特別請來孫運璿參與,孫運璿雖然不是化工專長,但他當時說了非常重要的話,化工牽涉到材料,是近代科技非常重要的基礎,化工看似傳統,實際上卻是先進科技的礎石。如今再看台灣非常倚重的平面顯示器產業,不就是許多化工和材料科技的整合嗎?

孫運璿生前在科技界唯一的一間辦公室設在台北科技大樓的七樓工研院辦公樓層內,工研院董事長林信義回憶,每年經濟部舉辦「國家品質獎」頒獎典禮時都會遇到孫運璿,當孫運璿在科技大樓辦公室見客時,他都會過去看看他,並送他下樓,畢竟他們兩人都擔任過經濟部長,林信義感念,孫運璿當時對科技界的決定和措施都非常有遠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