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tvsmo.com

北市府兩演藝團體前途堪慮

北市國群龍無首 北市交無經費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月14日訊】自由時報記者趙靜瑜專題報導

身為台北市政府文化局的兩個演藝單位台北市立交響樂團與台北市立國樂團,今年開春以來就沒有好消息,台北市立交響樂團每年「正式」演出不到三十場,令人汗顏這是否配做為一個職業交響樂團;台北市立國樂團發展將近三十年,有藝術總監與沒有藝術總監都一樣沒有生氣,比公務員更像公務員,日前遴選總監無一人出線,令人無法期望該團未來。

身為台北市文化局轄下的兩個演藝團體,台北市立交響樂團與台北市立國樂團的層級屬於市府三級單位,對於一個具有強烈主體發展性的音樂團體來說,已經壓縮原有空間。台北市立交響樂團今年業務費用三千萬出頭,扣掉文宣費用四百萬,每年都要辦的台北市音樂季一千八百萬,真正花在北市交規劃的不到一千萬,不到一千萬要如何邀請優秀的獨奏家或客席指揮刺激樂團成長,又要如何給市民音樂上的啟發?

為了預算,北市交的預算送到議會之前,已經在文化局被砍,理由是要「統刪」,到市政府之後又被砍一次,才到市議會,文化局對於樂團的發展根本沒有全盤的思考。當這些問題反映到文化局身上,文化局長廖咸浩的回答竟然是「有多少錢,做多少事。」除了完全可以容忍樂團人事費用高達一億一千萬,回饋給繳稅的台北市民正式音樂會一年不到三十場之外,完全顯露守舊不出錯的落伍公務員心態。

每年台北市文化局花在詩歌節、電影節、兒童藝術節甚至台北藝術節的活動費用,遠比需要長期養分的台北市立交響樂團多得多,卻忽略文化的本質需要長期發展的過程,這種只要秀要花俏要媒體版面的文化主管機關,究竟有沒有完整的文化政策,令人遺憾。

北市交的問題在於沒有「錢」,台北市立國樂團的問題則出在沒有「人」,日前北市國樂團音樂總監遴選首輪,無人出線,文化局新聞稿上明白寫著:「文化局『考慮』再次廣徵人才。」補選日期未定,補選日遙遙無期,這代表目前當權者仍然可以趁空檔操控樂團,樂團依舊沒有方向。

台北市立國樂團沒有選出音樂總監的理由是對國樂團定位與民族音樂專業發展的大格局思考不足,但事實發展這麼多年,到底知不知道自己的定位是什麼?還是只會邀請中國各省的民族樂團或者是民樂名家分批來到台灣做演出,或者幫佛教團體做演出當背景音樂,就算業務,放眼台灣的國樂團體,國立實驗國樂團妾身未明,卻力求發展,內部改革換血,外部尋找贊助;更不要提民間的采風樂坊開拓國樂音響空間,讓國樂有現代化的嘗試,身為職業的、安穩的台北市立國樂團,卻忽略了它在音樂上應該完成的冒險與嘗試,主管機關以及當前的主管者都難辭其咎。

(//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