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加強研發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
【大紀元2月11日訊】(自由亞洲電臺記者夏愛茗採訪報導)中國國務院星期四發佈《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 》,確定了今後15年將中國社會研究開發投入提高到GDP的2.5%以上,使中國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
中國國務院9日發佈的這項科技發展15年的規劃綱要提出,到2020年,中國科技發展的總體目標是: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科技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保障國家安全的能力顯著增強。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研究綜合實力顯著增強,進入技術創新型國家的行列。這個4萬多字的《規劃綱要》對中國未來15年在各個科技領域的發展作出了規劃和部署。
山東大學物理學教授孫文廣對此談到—
孫文廣:「中國現在經濟增長到了9%,但是這個很不可靠,因為現在主要靠人力投入了,大量的農民工、廉價勞動力的投入,而這個投入是有限的,產品都是附加稅比較低的產品。在這個情況下它就想提高競爭力,讓科技的成分高一些。」
孫文廣教授還談到中國科學技術發展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孫文廣:「現在中國的科技是相當的落後,主要的原因第一就是政治體制,第二就是教育體制,第三就是科技本身管理的體制。政治體制的話,幹部是自上而下都的任命制,沒有一個民主的過程,也沒有一個競爭機制,往往一個部門的首長他就要壓制下面的科學家,不讓他出頭。
那麼做為教育體制來講的話,它實行的是從分數上來追求分數,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往往比較死板,會背書,但是其它方面就很難了。
另外,科技體制從上到下就是用科委,還有一些大學及科學研究所這樣的管理體制。那麼這個體制下面的經費分配、人力的應用都受到很大的限制。你比如說上面來了經費了,那麼他首先想到的是就蓋個大樓吧!至於是不是要到外國去買些儀器回來,或者是買些圖書,這方面它就很不重視。就是這樣一個體制下面發展科學肯定要受到很大的阻力。」
英國利物浦商會中國問題專家吳克剛認為,中國提出發展科技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對於中國目前發展科技的優勢和劣勢,吳克剛認為 —
吳克剛:「中國的優勢就是它人多,現在產業政策也好、科技政策也好,投入在科技發展追加的應該是愈來愈多。
中國的劣勢就是因為它原來起點比較低,所以它這三十年一直都在趕。另外,就是中國現在還在逐步吸收或者學習西方發達國家的一些科技的管理體系,技術的產業化等等,這些東西的話可能還需要一些時間才能達到發達國家的水平。」
中國的15年科技發展綱要提出,到2020年,中國全社會對科技的研究開發投入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將由目前的1.23%提高到2.5%。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0%以上,對外技術依存度降低到30%以下,本國人發明專利年度授權量和國際科學論文被引用數進入世界前5位。
對此,吳克剛認為:「科技投入佔GDP的比例對中國來說應該是可以達得到的。
對於國外技術的依賴性減到30%以下,因為中國現在的出口主要都是一些中低層次的技術產品,技術型的出口產品現在還大多數是合資企業、外資企業,但是中國這些年在引進技術以後,在技術本土化的過程裡面已經是做了不少的工作,我想這個也可以達得到。
論文達到全世界論文發表的前五名,這個我現在就不好說,中國現在還沒達到很高的排名,但中國因為是一個大國,所以搞科研的人多、量也大,也許它也能夠達到吧。」
孫文廣教授則認為,在15年中,除了研究開發投入佔GDP的比例達到2.5%這個目標能夠實現之外,他對其它目標能否實現,並不樂觀。
孫文廣:「我認為它這個政治體制不改是不行的,政府官員應該民選接受監督的,要沒有這些條件的話,再多的資金都是可能被貪污腐敗的流失掉,不能夠有效的應用。」
(據自由亞洲電臺錄音整理)(//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