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2月8日訊】(大紀元綜合報導)封測大廠日月光被併購,引發企業赴中國投資上限鬆綁的檢討效應。在本周朝野協商未獲共識下,立法院排定選後再處理此爭議性法案。然而,立委劉憶如於12月7日再度提出5項傳統產業赴中投資面臨上限問題,她擔心這些企業會因40%無法鬆綁,仿效日月光模式下市,出走中國大陸。
劉憶如:5面臨上限傳產恐仿效日月光下市
此前,親民黨立委劉憶如於11月27日和民進黨立委洪奇昌曾經提案,修正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將原本分級限制的企業投資大陸比例,修正為無論淨值多寡,一律以40%為上限。
劉憶如於12月7日在金管會主任委員施俊吉赴立法院財政委員會進行「日月光被購併對兩岸政策之影響」的專案報告時質詢表示,日月光與40%解禁沒有直接相關,但後續所產生的效應值得關注,她擔心很多公司正尋求輔導下市。
劉憶如計算國內上市櫃公司面臨投資中國上限的類別,分別是玻璃、紙類、食品、橡膠、水泥。因此,她說,40%解禁不是為高資本、高科技解套,而是傳產業可以得到鬆綁。
賴士葆提案放寬限制 改採報備制
國民黨籍立委員賴士葆等38位國親立委認為,政府積極管理、有效開放政策已違反市場法則、限縮企業投資佈局,曾提案修正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35條,使台灣企業赴中國大陸投資,可比照國外投資審議模式改採報備制,並放寬投資限額管制。
根據賴士葆的提案,凡目前由經濟部投審會公告一般類的投資與合作案,執行前無須經審查檢附申報文件即可,待半年後再向經濟部備查;若資本額超過新台幣8千萬元、且淨值逾100億元的企業有意赴中國,投資額應從現行的淨值40%放寬至淨值50%。
民進黨團反對放寬中國投資限制
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集人柯建銘認為立委賴士葆提案,除了規定淨值100億以上的企業赴中國投資限制放寬為50%以外,其他全部開放,如此對台灣衝擊太大,形同掏空台灣,黨團發出甲級動員反對到底。
而且親民黨籍立委劉憶如也認為,賴士葆的提案重點是經濟部核准企業赴中國投資的過程,對於企業赴中國投資限額的規定還需要更多配套措施,若照提案內容通過,台灣資金流出的幅度將過大。
賴士葆的提案,12月4日立法院委員會幾經爭執,因場面混亂、議事陷入停擺,立委蔡豪多次裁定休息協商,仍無法平息爭議,最後決定擇期再議。
李紀珠提案解禁製造業赴中投資
另一國民黨籍立委李紀珠認為,現行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35條將製造業、生技業等產業列為赴中國投資的禁止類產業,根本限制產業未來發展。她提案修改凡中國目前已具備的技術並量產,只要不違反國際公約的產品或經營項目,不得列為製造業的禁止類項目。
李紀珠提案修正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35條中對禁止類項目限制,將與國民黨籍立委賴士葆等案併案審查。
放寬中國投資限制?陸委會:應先凝聚共識
立法院審查有關能否放寬企業赴中國大陸投資限額管制的相關規範,朝野立委意見分歧,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於12月4日表示,由於放寬企業赴中國投資上限比例,屬政策問題,在未凝聚國內共識前,以修法方式放寬中國投資上限規定,將嚴重衝擊現行管理體系。
陸委會指出,近年來台商赴中資金額加速成長,截至今年11月底止,赴中投資累計金額達531億美元,占台灣對外投資累計總金額的52.8%。另據非正式估計,中國投資累計金額高達1千億至1千5百億美元,對外投資過度集中中國已成需關注的問題。
陸委會表示,國內企業赴中國投資上限規定,是為確保企業根留台灣,且不要過度依賴中國市場。
金管會有意放寬上市櫃公司籌資赴中投資限制
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施俊吉12月4日首度公開表示, 40%限制應該考慮適度放寬。對於將放寬上市櫃公司籌資並赴中國大陸投資限制,他坦承,「我們是有這個想法」。
施俊吉表示,日月光案件對台灣的確有非常大的啟示,不管經濟或資本市場上,有再多限制都有辦法繞道而行(bypass),所以原來對中國大陸投資的限制,在資本自由化的國家,應思考那些限制是否繼續有效?繼續必須存在?
據悉,目前立法院程序委員會已將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直航條款修正草案列入下週2(12日)院會討論事項。另據國黨籍立委評估,樂觀來說,2008總統選舉前,民進黨基於選票考量,應會突破40%上限;最悲觀的情況,一年半後若國民黨執政,應會全面解除上限。(//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