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亞女士紀念文學講座文教中心舉行
【大紀元12月4日訊】(大紀元記者王靜紐約報導)張秀亞女士紀念文學講座第二場在法拉盛華僑文教中心舉辦,繼續探討作家的作品和人格﹐會場座無虛席。
散文家王鼎鈞先生從信仰的角度分析認為﹐作為天主教徒的張秀亞女士其作品體現了基督教精神和文學作品的聯繫。耶穌被殘忍地釘在十字架上,承受了世人的痛苦。張秀亞女士的文學作品承受擔當了人生的痛苦。一名好的作家應該關懷眾生的痛苦。希特勒的《我的奮鬥》一書掀起的狂熱,平均每一個字製造幾百個人的死亡。今天的一些作家,互相競爭,顛覆傳統的美學,擴大痛苦。所以他很懷念過去那個「把碳酸氣變成氧氣」作家輩出的時代。
作家趙淑俠女士談了從少年時代(50年代)起作為文學愛好者對張秀亞女士的仰慕和交往的過程。她覺得張秀亞女士是一位感情豐富、才華橫溢、從不隨波逐流的作家。她的作品包括詩歌、散文、小說和評論,其中散文的成就最高。她的寫作的靈感來自於對故鄉的懷念,風、雨、雪都能觸動她的鄉愁﹔對大自然的熱愛﹔身邊的人和事。她具備一個好的作家的素質—作品的思想性。她的作品表現了開闊的心胸,從來不為命運的坎坷怨天尤人。文字纖細、靈動,充滿真摯的感情,決不無病呻吟。善於用平易的文字組合成優美的文章。作品引經據典,顯示出深厚的西方文學功底。
作家趙淑敏女士以「我讀張秀亞女士」為題,談了她在文學史上的地位。1949年以後,由於政治的原因,在台灣看不到三十年代的文學作品,出現了一個文學的斷層。但是文學的種子沒有死,五十年代台灣湧現了一大批女作家,起到了承前啟後的作用。張秀亞女士的文風屬於「閨秀派」。文風秀麗,清而不膩,似不食人間煙火。文風從前期的空靈轉變為後期的雍容厚重。她的作品是詩的延展,她運用象徵的手法,結合古典抒情筆法,技巧上配以虛實相間,抒發清柔、細膩的感情。作品中經常流露感情的痕跡﹕對孩子的母愛、對花的喜愛、對朋友的愛和內心深處對年輕的愛情的懷念。
資深報人黃玉振先生說,張秀亞女士的作品繼承了中國五千年傳統的仁愛和道統。當今中國大陸道德淪喪、人們互相仇恨,如果能把張秀亞女士的作品推廣到中國大陸,可能會喚回人們的理性和人性,淨化人們的心靈。
張秀亞女士的子女于金山先生和于德蘭女士也出席了今天的座談會,回顧了成長過程中與母親相處的點點滴滴,並回答觀眾提問。州議員楊愛倫、市議員劉醇逸和文教中心主任張景南也參加了座談會。
會後,張秀亞教授文學創作基金會向華僑文教中心贈送了一套張秀亞女士的作品全集。(//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