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文化的沈淪,是以刺激、戲謔、懷疑和微不足道的「垃圾」共同展現?英國文化研究學者史都華‧艾倫於2004年再版的《新聞文化》(News Culture)一書中,回顧20世紀英國和美國多元新聞論述發展歷程,也探討21世紀新聞事業面臨的重大挑戰。
艾倫文筆生動,對於英國和美國實務界、學術界的人、事、物都很熟悉,本書從新聞如何進入人們日常生活場域發揮影響力切入,解剖新聞媒體從過去迄今對特定權力和控制關係的扭曲和轉化,藉由一個浩瀚又不停延伸的主題──新聞文化,來探討媒體和社會的共生關係,為讀者闡述新聞事業一百多年來演進的歷程。
艾倫是西英格蘭大學文化研究學院的教授,他闡述新聞誕生時,「客觀」成為記者專業的標竿,也是新聞事業肇始的理想信念,不過到了最近,當各種有關新聞產製的新規範應運而生,新聞媒體變成各種社會、經濟和政治力量角力的場域時,作者質疑當下的新聞媒體仍然是一本發展初衷的第四階級?或者是受制於環境、系統,不再為民主政治投注熱情的牟利工具?
這本書聚焦於20世紀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西方世界,剖析每個歷史時點上、新聞媒體工作者的直接意圖、策略和論述方式,也指出新聞文化演變都和操作於其中的脈絡產生關聯。因此在每個階段,「新聞」是什麼、應如何發展,都具有十足的爭辯性。
傳播科系學生藉此可以知道某些媒體現象比一般認知的還要久遠,理解新聞發展史上的重要議題,也可以從通俗文化的發展脈絡來看待新聞文化的變化。閱讀這本書之後,你看新聞的視野和角度必然變得大不相同。
從第五章開始,這裡能找到許多在台灣也極具爭議的類似實例。作者在此探討讀者如何對新聞文本進行「解碼」或「讀取」,以及閱讀心理;就小報閱讀而言,本書雖然以英國發行量最大的《太陽報》為例,但和這三年《蘋果日報》在台灣崛起,且發展成一種新的閱報文化,頗有相似之處。
台灣電視新聞近年常被指是一種社會亂源,無獨有偶,澳洲和英國對父母子女和新移民下一代的研究發現,電視新聞展現的「真實生活」影像,是讓5至12歲小孩最不安的節目類型。
第六章和第七章也從組織面和社會面探究新聞報導為何為有各種「悖離」專業的作法,例如小報刊登上空女性模特兒照片,重視暴力犯罪、種族歧視,電視新聞不斷展示警方扣押的畫面,為何這些在當代新聞產生共鳴的新聞價值逐漸成為主流?當新聞愈來愈仰賴即時性、簡潔、戲劇性和概念簡單化等因素,記者和消息來源的互動也持續在變,新聞成為威脅社會穩定和公共道德「另一種具霸權形式的偏頗」。
什麼是客觀的新聞?艾倫用哈林的「共識領域」、「正當爭議領域」和「悖離領域」來談。記者角色多半是共識價值的倡導者或引領者,但是正當爭議領域,甚至悖離領域,也提供記者傳達客觀聲音的場域,甚至進入悖離領域後,記者會披露和譴責那些違反或挑戰政治共識的人,並護衛政治衝突的界線。但是新聞的這三個領域是不穩定而不斷變化的。
艾倫也認為,消息來源和記者「預先存在文本」之間密切相關,並由此討論新聞論述的文化政治。他說:「記者是現代社會中優秀的故事敘述者,他們的新聞報導大大影響著我們對那個無法直接經驗的『外在世界』所抱持的看法……我們單憑信任,就相信許多事。」但艾倫明白否定這種不假思索的信賴感,並從理論層次剖析新聞再現過程中出了什麼問題,例如他指出再現過程具有霸權特質。
作者列舉文化研究中20多年來對性別、暴力、種族、戰爭,及意識形態衝突新聞論述的數十項重要研究,發現許多意識形態和新聞記者所理解的價值均有類似之處,潛藏在新聞行業的常規中,影響資料蒐集手法、呈現的風格,以及建構的事實「真相」,這些橫跨英、美、澳洲、加拿大和印度的實證研究,不但有助讀者整體認識新聞再現的背後成因,也可理解這方面的最新發展。
作者在最後提出待研究的重要新聞議題,值得台灣借鏡和思索。首先是,在今天「新聞自由」意味著什麼?新聞媒體所有權的動態變化對新聞自由產生什麼影響?「公共領域」的觀念仍然可行嗎?新聞機構必須如何改變,才能減少目前報紙和電視閱聽眾人數下滑現象?「真相」和「事實」如何連繫?記者是否有基本責任去判定任何既定情況的真相呢?新聞是一種專業嗎?專業的判定如何影響新聞機構對人員的雇用?是否能增進記者專業自主,而不受管理階層的影響。最後一章篇幅雖短,卻充分顯示作者對未來的焦慮和不確定。◇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