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大紀元12月11日訊】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一種糖尿病的併發症,是因視網膜(眼後部對光敏感之神經層)血管的病變所造成,一些不正常的血管滲出了液體或血液,而逐漸產生視網膜水腫和疤痕組織。視網膜的影像因而模糊、扭曲或被阻斷。據統計,患糖尿病十五年以上的病人當中,大約80%多少都有視網膜血管的損傷;有糖尿病而未治療的病患,其失明的機率更為一般正常人的二十五倍。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類型,可約略分為背基型與增殖型兩種視網膜病變:
1.背基型視網膜病變:是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早期變化。在此階段,一些好的血管會變成狹窄或阻塞,而這些變化的血管滲出的血液和體液可導致視網膜水腫或形成沈澱,此時視力雖不會受到嚴重影響,但若忽視而不治療,卻可導致進一步的視力惡化。
2.增殖型視網膜病變:是當不正常的血管開始生長在視網膜表面或視神經時稱之。這些新生的血管管壁脆弱,會因管壁破裂使血液流入玻璃體中(眼中央充滿的透明凝膠狀液體)。不透明的血液可使玻璃體混濁,而造成視力模糊與影像扭曲。這種增殖型的病變是相當嚴重的,其中20%的病患可能產生嚴重的視力喪失或失明,甚至導致視網膜剝離及青光眼。
背基型視網膜病變的視力常不受影響,除非被眼科醫師檢查到,否則眼內的病變常被病人忽視。而增殖型的視網膜病變,則可能因眼內出血,使得視力矇矓或完全喪失,需立刻接受治療。
對於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最好讓眼科醫師做廣泛的眼睛檢查和適當的治療。這種視網膜的變化有可能沒有任何症狀,但卻須要藉治療來預防病變的擴大及惡化,因此,病患應隨時注意視力的變化並定期作眼睛檢查。為了檢查發現視網膜的病變,眼科醫師會用眼底鏡作眼內的檢查,此檢查過程無任何疼痛,約需一個鐘頭可完成。另外,當視網膜病變被發現後,也可再做視網膜的螢光血管攝影檢查,它可提供視網膜血管與滲出物更詳細的變化,來決定是否需作進一步的治療。
針對此視網膜的病變,最重要的治療方法是雷射的處置。此雷射處置,不需開刀,在眼科門診裡便可施行,藉由雷射凝固性的能量,來封住或凝結病變之血管,協助視網膜黏住眼球的後壁而防止視網膜剝離。如果視網膜的病變能早期的診斷出來,應用此雷射處理,可減少發生嚴重視力障礙的機會,並可延緩視力喪失的時間。
若已是產生出血的增殖型視網膜病變,則可能要做玻璃體的切除手術。這是在開刀房執行的一種顯微手術,藉由手術除去出血、不透明的玻璃體,而代以清澄的人工液體。大約有70%玻璃體切除術的術後病患,其視力有顯著的改善。
早期診斷發現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防止視力喪失最好的方法。因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可能無任何症狀,故病患應每年至少一次,讓眼科醫師作定期眼睛檢查。◇(//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