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2月2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二十七日電)張老奶奶現在是個只會說「靠夭」失智老人,一開始家人根本沒想到帶她去神經科檢查;王先生的頭痛考倒了一票醫師,最後才找到神經科治療頭痛。這些案例顯示,很多人不知道神經科看什麼病,也不清楚什麼情況要到神經科就診。
神經醫學會針對九所大學共一千兩百三十一位大學生調查發現,他們對神經醫學的知識完全不及格,八成受訪者不知道眩暈是神經系統問題,三成誤以為精神分裂是神經科看診項目(應是精神科),對於失智症、癲癇、巴金森氏症,有五成不知道該到神經內科就醫。
神經醫學會理事長陳獻宗今天在成立三十週年的記者會上指出,可能過去的衛教努力不夠,導致民眾認知不清,大約五成神經科病患看錯科,平均延誤半年。台灣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劉景寬舉例,常見到巴金森氏症發病時,患者誤以為是關節毛病去找骨科醫師。
今天記者會上出席的病人都有掛錯科的經驗,例如王先生看遍耳鼻喉科、睡眠中心、針灸、急診打針吃藥動咽喉手術,結果不但還是頭痛,屁股(打針)也痛,偏偏男人說痛很沒面子,結果忍痛很多年。癲癇的陳小姐因為諱疾忌醫,結果一年發作三十多次,十幾次躺上救護車送急診,後來才找神經科醫師開藥控制住病情。
陳獻宗說,不論是神經內科還是神經外科,都可就病人的神經系統疾病診斷,病人有感覺異常、運動功能失調或手腳無力等不明症狀時,應先到神經內科就診。甚至睡眠中心亦應有神經科醫師加入,以利診斷打鼾、睡眠呼吸中止的病人是否有神經肌肉的異常。
他說,中風、頭痛、睡眠障礙病患,只要及早就醫,都可以讓病情顯著改善,失智症雖然無法治癒,卻可以延緩惡化速度。林口長庚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施茂雄更說,像是凱撒大帝、樂聖貝多芬、文藝復興藝術家米開朗基羅等名人都是癲癇病患,可見癲癇病患正確治療,更可以如同正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