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2月24日訊】(美國之音記者:小玉2006年12月23日東京報導)2006年對於日本經濟來說,景氣擴大刷新戰後最長記錄,並且事實上擺脫了通貨緊縮,日本經濟迎來重要轉折點。然而消費低迷以及貧富差距拉大又帶來新的課題。有經濟分析家預測,2007年日本經濟總體趨勢仍將保持升勢,同時需要應對中小企業的結構改革等諸多課題。
日本政府的最新經濟報告顯示,自2002年2月以來的景氣復甦已經超過上個世紀60年代戰後最長記錄,進入新一輪景氣復甦期。
經濟分析家一致認為,支撐2006年日本經濟增長的是“外需”。
日本瑞穗綜合研究所調查總部經濟調查部主任研究員山本康雄接受記者專訪時指出,2006年對於日本經濟來說是一個轉折點。
他分析,今年日本經濟有3條主線貫穿全年,首先是以出口和設備投資為特徵的景氣擴大,二是解除了寬鬆金融政策和零利率,同時事實上擺脫了通貨緊縮。
經濟產業研究所研究員小林慶一郎日前在東京外國記者中心舉行專題講演時也認為支撐今年經濟的是外需,而不是個人消費。
個人消費低迷的原因出自個人收入與經濟增長沒有成正比。
經產研究所小林研究員和瑞穗綜合研究所的山本主任研究員都認為,消費低迷的原因是個人收入增加緩慢。
他分析說:“社會對此有各種見解,有的認為是人們對於未來社會保障體制失去信賴等中長期心理不安導致人們不敢放手消費,可是我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薪金沒有增加。80年代泡沫經濟期,薪金增加4.8%,消費增加4.5%,而此次景氣復甦期,薪金只增加了0.3%,消費約增加1.7%,也就是說實際上消費者已經是在超前消費。”
今年日本社會流行一個詞叫“格差”,意思是貧富之差。對於一個長期以來以公平社會為自豪的日本來說,貧富之差的擴大是一個難以接受現實。
在這個問題上,兩位分析家各有不同見解。
瑞穗綜合研究所的山本主任研究員首先強調,實際上目前還沒有數據顯示日本社會貧富之差加大了。不過社會上出現大批沒有固定職業的年輕打工族,這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
社會上有人指責造成這一現狀的是前任首相小泉的結構改革的弊端,山本主任研究員則認為,日本企業的終身僱用制是“罪魁”。
山本指出,泡沫經濟後的十餘年景氣低迷中,企業通過壓縮招收新員工來調節勞力需求,從而造成大批年輕人失去就職機會。
經產研究所的小林研究員則從薪金平衡的角度認為,目前出現的貧富之差源於薪金的失衡,他認為,若想解消貧富之差,重要的是恢復薪金平衡,比如在薪金和待遇上縮小正式員工與非正式員工之間的差距。
小林同時提出,更值得注意的是伴隨企業最近幾年開始放棄終身僱用制,企業失去了作為員工心理支撐的共同體機能,人們在摸索尋求新的共同體。
他指出,目前希望國家來承擔共同體這一角色的傾向增在加強,不過這裡蘊藏著危險因素,國家一旦承擔起共同體機能,就有可能對市場經濟進行過多的干預。
2007年日本經濟前景如何,是否能繼續保持經濟增長?
瑞穗綜合研究所做出2007年經濟增長低於2006年的預測,該所認為2006財年和2007財年經濟增長分別可達1.98%和1.8%。
山本主任研究員表示,預計2007年上半年外需可能減速,進入下半年可望恢復,同時個人所得也將回升,消費也有增加希望。因此2007年日本經濟仍將保持擴大局面。
經產研究所研究員小林一方面認為,新的一年製造業仍將保持強勢,景氣擴大趨勢也不會改變,不過他擔心中小企業,特別是纖維以及零售業等行業將拖累經濟。
小林研究員認為,2007年日本經濟的課題應該放在繼續開展中小企業結構改革和勞動市場制度改革,同時重建支撐日本人心理的共同體。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