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身世家
1518年,李時珍出生於湖北蘄州(今屬湖北省蘄春縣)一位醫生世家裡。蘄州位於煙波浩森的長江之濱,距離武漢不足200公里,向南行數百公里可人湘贛,西走百餘公里即為皖西,北望豫北,交通水路比較便利。這裡氣候濕潤,雨量豐沛,是各種植物草木的重要聚生地。
李氏家族世代為醫,普救眾生。世代居住在湖北蘄州東門外的瓦硝壩(今屬蘄春縣蘄州鎮)。李時珍的祖父是一位「鈴醫」,手搖鈴檔,在農村走鄉串鎮,社會地位低下,朝夕不保,過著清苦自飴的日子。老人家雖收人菲薄,但醫德高尚,崇尚文化,含辛茹苦地培養後代,以貽後人弘揚李氏濟民於水火的家風。李時珍的父親,名字叫李言聞,字子郁,號月池。自幼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博學精醫,是當時鄂東地區的名醫,曾為當時的王侯所器重,被聘為太醫,任太醫院吏目。李言聞見多識廣,學問嚴深,著述頗豐,先後著有《月池人參傳》、《四診發明》、《痘診證治》、《蘄艾傳》等著作,對祖國的醫學和藥學作出了一定的貢獻。李時珍母親張氏,嫻惠溫恭,識書知禮,但體弱多病,幾至臥床。
父親要李時珍苦讀四書五經,背誦《中庸》、《大學》等儒家經典。14歲那年,李時珍參加了明代嘉靖十年的黃州鄉試,中了秀才,補了諸生(即官學子弟),頗有聲譽。按照時風,除考取秀才,還要應試舉人、狀元等學銜。李時珍自幼喜歡大自然,熱愛醫藥學,並不熱衷於科舉,尤其痛恨八股文,其後曾三次乘船去武昌應試,沒有考中。
23歲時,李時珍第三次應試不第,故決心打消「科舉致仕宦游之路」的念頭,毅然棄儒學醫,子承父業,一心鑽研醫藥。
李時珍的父親李言聞十分開明,見兒子科舉不成,遂專心教授他研習醫藥歧黃之術。李時珍隨父學醫,專心致志,神無旁鶩,醫名日盛。
「想做一名好醫生,就不僅要認識藥,而且還應該懂得藥。」父親的這一教誨,李時珍終生銘記著。他夜以繼日地追求著醫學技藝,恨不能驟然間成為妙手回春的杏林聖手。父親告訴他,千錘百煉才能成鋼,不經過七災八難難求真經。李時珍感悟了,從此心定性安,一頭鑽入浩如煙海的醫學典籍中,一面發憤苦讀,一面勇於實踐,醫療各種病症。
二、進人杏林醫界
一晃20多年了,父親終於同意飽讀書卷的李時珍告別科舉正式行醫了。此時,父親已從太醫院吏目職位上辭官歸家,在美麗的雨湖湖畔的玄妙觀坐堂行醫。在古代,正式行醫可不同於一般弄個偏方、秘方治治小病,是一樁十分莊重的事。先要拜見醫神歧黃,行三拜九叩大禮,方可「懸壺」,正式進人「杏林」。
李時珍即入杏林醫界,先從識藥認藥做起,他和哥哥一道當父親助手,按方配藥,一絲不苟。不久替父親抄處方,然後幫助父親寫醫案病歷,有時還送醫送藥上門,守護危重病人。一關過後還有一關。
父子授受醫道,是絲毫不敢馬虎敷衍的,否則會砸了李氏醫門的牌子。李時珍總是兢兢業業,鑽勁巧勁幹勁相結合。正如發明家愛迪生所言,「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靈感,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李時珍用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換來了巨大的收穫。
李氏父子行醫,堪稱高風亮節,對於貧困的百姓他們總是盡自己的全力,而不收一文線。李時珍父親雖頗具醫名,但生活十分儉樸,住著普通的庭院,穿著大布寬衣,吃著粗茶淡飯,或有豪姓大家請他治病,排筵設席,水陸珍懂交錯於前,美婢俊僕排列於後,他卻正襟默坐,精心診病,清修苦節,不為所動。
抑或貧者求醫,他見之甚為同情,常置個人吉凶於度外,不論寒暑,無管風雨,送醫送藥,「雖百里之遠弗憚也」。
父親的這些優秀閃光之點,在李時珍身上光大發揚,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李時珍不貪圖享受、言行舉止,頗似其父。薪州人稱大小二李。並稱讚他們:「千里就藥於門,立活不取值(報酬)」
李時珍崇尚醫德,不向百姓索酬,卻取得了一系列寶貴的行醫療病經驗。此所謂不取亦取。
其實,李時珍注重深入群眾,「採訪四方」,農民、漁夫、獵人、樵夫,既是他的朋友,又是他的老師。他向捕魚人請教鷺鴛的生育方法和魚狗子的穴居情況。他研究萍、蘋、蓴、杏的形態差別,農民們便把他們所知道的標本都採集來供他看。
通過醫療臨床實踐,李時珍學到了很多知識。《本草綱目》卷三十八記載:「天行瘟疫,取初病人衣服,於甄上蒸過,則一家不染」。這是預防醫學的先例,這段文字記載,乃我國醫學史上「蒸汽消毒法」的最早文獻。具有重大的史料價值。
來源:百拇醫藥網 雲宮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