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1月7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陳曉宜、凌美雪/台北報導〕台北市長馬英九在民國九十一年,與中國時報簽訂協議書,協議市府將大理街附近地區工業區變更為特定專用區(比照第四種住宅區使用),使中時大樓的使用就地合法,但中時須依約開闢大理街甘蔗公園、地下一樓停車場及三百坪社教設施以為回饋,迄今沒有一件履約,引發居民及民代反彈,甚至要求市府提告,不過市府仍有所遲疑,雖不排除提告,但近日將先與中時修約縮減回饋內容。
議員抗議 批市府放水
對於市府幾近放水的作為,台北市議員李仁人昨天痛批,今年初她帶著三千多位居民向市府陳情,希望早日開闢地下停車場,市府承諾中時會在十一月動土開闢,而今連影子都沒有,車位數都從七十九個,計畫減少為四十多個,出爾反爾。中時既然與市府簽定協議,市府也已完成都市計畫變更,中時就應履約,信守承諾,如果中時執意違約,她會帶著居民到中時抗議到底。
中時編輯部昨天深夜表示,此事屬於總管理處權責,但總管理處相關人員已下班,暫時無法回應。
民國九十一年,「台北市萬華區大理街附近地區都市計畫案」公告施行,都市計畫書以及協議書中均載明,中國時報應開發公二公園(現甘蔗公園)用地,以為回饋措施,其地下開挖部份應以C2街廓之規模做地下一層停車場(約一百多坪),地面層整體規劃開發,並提供社教設施三百坪供居民使用。發展局長許志堅表示,市府一直在與中時協調,其中社教設施因台糖倉庫劃定為古蹟保留後,已同意中時不開發;但地下停車場與公園設施開闢的部份,依然必須依約處理。
許志堅坦承,中時因財務問題可能無法如協議規模開闢地下停車場,地方民代確實有所反彈,並建議市府應採取強硬手段,對中時提出告訴,這部份市府不排除,但仍要再研商。
回饋內容 可能會縮減
發展局表示,北市府是在陳水扁市長卸任前,由當時的都市計畫主任委員、副市長林嘉誠,與中時協議初步的回饋條件,市府則同意取消原本要在中時土地中間開闢一條道路的計畫,並完成變更使其就地合法;馬英九上任後,該都計案正式通過,並與中時簽定協議書。
儘管外界質疑市府放水,發展局仍表示,近日將與中時進行修約,地下一層停車場應會縮小規模,公園開闢的地上物設施也會減少,至於停車場會縮小規模多少,屆時將與中時協商。
——————————————————————————–
堅守公眾利益 馬市長應要求中時履約
自由時報記者陳曉宜/特稿
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去年底與中時完成三中交易,變賣黨產照顧黨工,但四年前市長馬英九與中時簽訂的大理街都計變更案回饋協議書,卻迄未兌現,而今在馬英九市長即將卸任前,市府又將與中時修約減少回饋;為免外界質疑與不當聯想,馬市長應堅守公眾利益,要求中時履約。
中國時報位於台北市大理街的土地,長期不符北市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規則,違規使用,陳水扁任台北市長時,見當地違規使用嚴重,除中時外,許多工業區也違規做為住宅使用,因此決定在當地辦理都市計畫變更,讓該區能就地合法。
依規定,工業區變更為住宅用地就必須回饋,市政府與中時乃協議回饋條件,在扁卸任前完成初步定案,馬英九上任後,也與中時正式簽定協議書,要求中國時報回饋。
但四年過去了,回饋內容一樣未兌現,引發當地居民與民代反彈,馬市府在此事上的軟弱,不禁令人質疑,是否與馬主席「三中交易」的友好關係有關?
而讓當地區民與民代更不解的是,一個可以拿出九十億元購買三中的財團,竟無法完成大理街甘蔗公園地下一百多坪停車場的開闢,因此也將矛頭指向馬市府,質疑是否因對象是中時而有所讓步與猶疑。
站在公眾利益立場上,馬市府當然必須要求中時履約,怎能在都計變更前同意協議內容,都市計畫變更完成後就不認帳,馬英九若想解除外界疑慮,就該要求中時依原定協議履約,以免落人口實,獨厚財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