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軍寧:怎樣才能「得不到」諾貝爾獎?
【大紀元11月4日訊】【作者按:今年的諾貝爾獎陸續公佈,居然多數獲獎者都是美國人,特貼上兩年前寫的一段短文,再次表達我的看法。】
2004年的瑞典皇家科學院諾貝爾獎獲獎名單像往年,再次重複了兩個由來已久的特徵。一是獲獎者中依然以美國人居多,二是在獲獎者中沒有一個人生活在中國的大地上。
美國人口占世界人口總數略低於5%,獲得諾貝爾獎的人數卻佔全部獲獎者人數的70%以上。200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由3名美國科學家獲得;此前公佈的醫學或生理學獎的獲得者也是兩名美國科學家;兩位經濟學獲獎者中有一位是美國人,另一位雖不是美國人,但卻是在美國受的教育,現在還在美國教書。據有人初步統計,截至2003年,美國共有273位諾貝爾獎獲得者。
對於為什麼美國有那麼多的人能夠獲獎這個問題,人們問得不多。而為什麼中國人始終未能出現在諾貝爾獲獎名單上楊振寧、李政道、丁肇中也是中國人,但他們未從國內得獎,我們卻一再追問。也許,把這兩個問題結合起來思考,會得到一些新的線索。我們要問:怎樣才能得到諾貝爾獎?或者問,為什麼得不到諾貝爾獎?我發現以下的一些做法與得不到諾貝爾獎有著密切的關係。
第一,有沒有豐富多樣的創造精神。美國的諾貝爾獲獎者中八成以上來自私立大學。沒有頂尖的鼓勵創新的大學,就沒有諾貝爾獎獲得者。
美國是世界上私立大學最發達的地方,也可能是惟一沒有國立大學的國家。美國頂尖的前20個大學,幾乎清一色是私立。美國的大學,不論是公立還是私立,不需要與政府機構協商辦學方針,治理大學的權力和對校長的任命來自於獨立的校董事會,這樣的董事會既獨立於大學,也獨立於執政黨與政府。學校管理層僅向獨立的基金會董事負責。私立學校也有來自政府的經費,但是這些學校只對獨立的經費托管人負責,而不是對教育當局負責。它們鼓勵創新,創造條件使人創新。中國頂尖大學中有多少是創新精神?中國的公立大學對誰負責?對這個問題有了答案,對得到諾貝爾獎就增加了不少把握。
第二,單純靠增加政府經費投入不是最有效辦法。中國很多人士認為,美國人獲獎多,是因為美國政府的投入多。美國政府是有投入,但更多的是其他形式的社會投入。搞研究沒有投入不行。關鍵是投入會取得怎樣的效果。單靠投入違背了諾貝爾設獎的初衷。諾貝爾要把獎頒給那些能造福於人類的人,而不是那些能花錢的人。如果以造福於人類為宗旨,不得獎又何妨?如果不能造福於人類,得了獎又如何?浪費納稅人的金錢而已。
就像勤勞很可能不致富一樣,經費投入與得獎沒有必然的聯繫。更何況,這幾年學術風氣的敗壞與前幾年各高校得到數額不等的行政撥款有著密切的因果關係。其結果是,對經費的追求代替對學問的追求,對博導的追求代替了對博學的追求,對權術的探險取代了學術的探險。當教育以培養接班人為目的並為之設置無休止的課程時,當學術期刊的價值大小是按照該期刊所屬的行政級別來決定的時候,當研究課題指南是掌握權力的人來制訂並受理項目申請的時候,當每個研究人員被強制研究自己不感興趣的題目的時候,諾貝爾獎的苗子就被連根拔斷了。
第三,用國家選拔人才重點培養的辦法來取代為科學家的成長創造自由寬鬆的環境,是扼殺獲獎者幼苗的不二法門。
諾貝爾的獲獎者是自由成長、自由追求而來的,不是造獎機器上鍛造出來的。美國從不拿錢去專門培養諾貝爾的獲獎者。獲獎是個人的事業。獲獎是個人追求的副產品,而不是主業。
現在有的高校辦起旨在「奪諾」重點速成班,真是南轅北轍。獲得諾貝爾獎不能靠專門培養,尤其不能靠速成。行政官僚,與科學天才從來就不可能水乳交融。現在,中國的博士數量已在超短的時間內超過德國和美國。中國現在可能是世界上博士導師最多的國家,也是官員中博士學位獲得者最多的國家。博士與博導數量和科研經費的躥升,以及博導收入和經費的躥升絲毫沒有縮短中國與諾貝爾獎的距離。
第四,不容忍另類和異端學者的教育制度和社會氛圍不可能產生諾貝爾獎的獲得者。一個從根本制度上最大限度容忍自由與獨立思考、鼓勵創新精神和向各種假設提出挑戰的國度,離獲取諾貝爾獎就為期不遠了。
有創見的科學家不同於常人的思維方式,有關懷的作家不同於常人的視角。對各種人物的制度性寬容程度與產生諾貝爾獎獲得者的可能性呈正比。一個諤諤之士沒有立錐之地的地方,不會有諾貝爾獎獲得者的身影。非主流的文學作品有多大的自由發表的空間?有多少民間實驗室和獨立研究機構?有多少不需要掛靠的絕對獨立民間基金會來扶持學術研究?這些問題有了答案,諾貝爾獎與中國人的相關性的問題也就有了答案。
--原載:《中國經營報》(//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