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圖:哈勃望遠鏡拍攝的宇宙奇觀(三)
【大紀元11月4日訊】(大紀元記者施宇編譯報導)哈勃望遠鏡於1990年發射升空,在距離地球數百公里的上空服役16年,期間經過數次維修,科學家認為,哈勃讓天文學的研究發生了巨大變革。
十幾年來哈勃望遠鏡觀察到了大量的宇宙變化的照片,包括舊星體爆炸和新星體形成的壯觀景象。
在「哈勃望遠鏡觀察到的宇宙奇觀」系列圖片報導,大紀元將呈現從1990年升空後到目前為止哈勃望遠鏡拍攝到的宇宙奇觀照片精選,以饗讀者 (圖片說明的時間是NASA發佈照片的時間)。
1﹐2004年12月9日。哈勃拍到在一個類似太陽的黃矮星(HD 107146)週圍的一圈星體塵埃盤。HD107146距離地球88光年。
圖片來源﹕ NASA, ESA, D.R. Ardila (JHU), D.A. Golimowski (JHU), J.E. Krist (STScI/JPL), M. Clampin (NASA/GSFC), J.P. Williams (UH/IfA), J.P. Blakeslee (JHU), H.C. Ford (JHU), G.F. Hartig (STScI), G.D. Illingworth (UCO-Lick) and the ACS Science Team |
2﹐2004年10月6日。哈勃和史匹哲(Spitzer)望遠鏡觀察到的銀河系中超新星殘留體(supernova remnant)的膨脹。圖像中可以看到一個氣泡狀的氣體和塵埃層﹐寬大約14光年﹐並以每秒2000公里的速度膨脹。
圖片來源﹕ NASA, ESA, R. Sankrit and W. Blair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
3﹐2004年9月9日。哈勃觀察到的貓眼星雲(Cat’s Eye Nebula )﹐為凋殘的星體產生的氣體和塵埃形成的「藝術品」。
圖片來源﹕NASA, ESA, HEIC, and The Hubble Heritage Team (STScI/AURA) |
4﹐2004年8月12日。哈勃發現的奇異景象﹕星內空洞(Celestial Geode)﹐是由一個年輕的熱星發出的強紫外照射和強風「刻」出的氣體洞。
圖片來源﹕NASA, ESA, Y. Naze (University of Liege, Belgium) and Y.-H. Chu (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bana) |
5﹐2004年8月5日。哈勃拍攝到的類似銀河系的星系。
圖片來源﹕NASA, ESA and The Hubble Heritage Team (STScI/AURA) |
6﹐2004年7月1日。哈勃拍攝的鄰居星系的形成圖片。其中可見發光的氣體﹑發暗的塵埃雲﹑年輕的熱星。
圖片來源﹕NASA, ESA, The Hubble Heritage Team (AURA/STScI), and HEIC |
7﹐2004年6月17日。慧星近觀(注﹕此圖片非哈勃望遠鏡所拍攝﹐而是亞歷桑那州國立天文臺望遠鏡所攝)
圖片來源﹕NASA, NOAO, NSF, T. Rector (University of Alaska Anchorage), Z. Levay and L.Frattare (Space Telescope Science Institute) |
8﹐2004年5月11日。「通向天國的階梯」﹕哈勃在銀河系中拍攝到的一個奇特結構﹕一個將死亡的星週圍被梯子狀的結構環繞﹐為氣體隔閡塵埃構成。
圖片來源﹕NASA; ESA; Hans Van Winckel (Catholic University of Leuven, Belgium); and Martin Cohe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
9﹐2004年5月3日。哈勃拍攝到的「蟲子星雲」(Bug Nebula, NGC 6302)的一個側面﹐被壓縮的巨大氣體牆。「蟲子星雲」的結構為一個中心的將要死的星週圍被「冰雹」所包裹。
圖片來源﹕ NASA, ESA and A.Zijlstra (UMIST, Manchester, UK) |
10﹐2004年4月22日。哈勃拍攝到的「環狀星系」奇特景觀﹕一個由大量藍色的星構成的圓環圍繞一個黃色的星系的核心﹐環的直徑為15萬光年。
圖片來源﹕NASA, ESA, and The Hubble Heritage Team (AURA/STScI) |
11﹐2004年2月19日。哈勃拍攝到的「珍珠項鏈」天體景象﹕在超新星週圍出現的氣體發光組成的「珍珠」環。是因為超新星爆炸產生的巨大超聲波震波以每小時100萬英里的速度衝擊環狀氣層﹐使氣體發熱及發光所產生的。
圖片來源﹕NASA, P. Challis, R. Kirshner (Harvard-Smithsonian Center for Astrophysics) and B. Sugerman (STScI) |
12﹐2004年2月5日。哈勃 拍攝到的「黑眼」星系﹕在星系M64週圍有一個壯觀的吸收塵埃的暗帶﹐為兩個星系碰撞所致。
圖片來源﹕NASA and The Hubble Heritage Team (AURA/STScI) |
13﹐2004年2月4日。哈勃拍攝到的兩個螺旋狀的星系的大碰撞的壯觀景象。
圖片來源 NASA, ESA, and The Hubble Heritage Team (STScI) |
14﹐2004年2月3日。哈勃拍攝到的銀河系鄰近的矮星系內的超新星爆發。這個矮星系(dwarf galaxy NGC 1569 )稱為星體產生的溫床﹐有大量的氣泡狀結構﹐其中有大量新星產生。
圖片來源﹕ ESA, NASA and P. Anders (Gottingen University Galaxy Evolution Group, Germany |
15﹐2004年1月27日。在星體發生大爆炸之前一年內哈勃拍攝的星系M74的照片
圖片來源﹕NASA, ESA and the GMOS Commissioning Team (Gemini Observatory) |
16﹐2003年12月4日。哈勃拍攝的星系NGC604星雲圖﹐在其巨大的星體形成區有200多顆藍色的亮星。
圖片來源﹕ NASA and The Hubble Heritage Team (AURA/STScI) |
17﹐2003年11月6日。哈勃拍攝的Carina星雲的一個區域的結構。
圖片來源﹕NASA and The Hubble Heritage Team (AURA/STScI) |
18﹐2003年10月2日。哈勃拍攝的被認為當時最漂亮的宇宙天體圖片﹕盤壯星系Messier 104 (M104)。
圖片來源﹕NASA and The Hubble Heritage Team (STScI/AURA) |
19﹐2003年6月5日。哈勃望遠鏡捕捉到的「鉛筆星雲」(Pencil Nebula NGC 2736)圖﹐是一個巨大的超新星殘留物的一部分。
圖片來源﹕NASA and The Hubble Heritage Team (STScI/AURA) |
20﹐2003年6月5日。哈勃望遠鏡捕捉到的「線圈狀螺旋星雲」圖(coil-shaped Helix Nebula )
圖片來源﹕NASA, NOAO, ESA, the Hubble Helix Nebula Team, M. Meixner (STScI), and T.A. Rector (NRAO). |
21﹐2003年4月24日。哈勃捕獲的Omega/Swan星雲( M17)出現的氣體「漩渦風暴」。其中為發光的氫氣和氧﹑硫等成份。
圖片來源﹕ NASA, ESA and J. Hester (ASU) |
22﹐2003年4月3日。哈勃拍攝到的「雞蛋星雲」(Egg Nebula )的彩虹狀景象﹐類似一道在海底的光照到海面的漣漪。是一個衰老星體週圍的塵埃。
圖片來源﹕ NASA and The Hubble Heritage Team (STScI/AURA) |
23﹐2003年3月12日。哈勃拍到一個太陽系外行星的揮發現象﹐一個圍繞恆星旋轉的行星的氣層向宇宙空間中揮發(注﹕此圖為經過藝術處理的人工圖)
圖片來源﹕ ESA, Alfred Vidal-Madjar (Institut d’Astrophysique de Paris, CNRS, France) and NASA |
24﹐2003年2月13日。哈勃拍到的Dumbbell星雲圖﹐為衰老星體週圍的氣體發光所致。
圖片來源﹕NASA and The Hubble Heritage Team (STScI/AURA) |
25﹐2003年1月7日。哈勃望遠鏡採用放大鏡片捕獲到遙遠的宇宙天體的情況﹐圖中的黃色點是一系列遙遠的星系圖像﹐距離地球22億光年。
圖片來源﹕NASA, N. Benitez (JHU), T. Broadhurst (The Hebrew University), H. Ford (JHU), M. Clampin(STScI), G. Hartig (STScI), G. Illingworth (UCO/Lick Observatory), the ACS Science Team and ES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