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改造農作物有助提高營養含量
【大紀元11月28日訊】(美國之音記者:麥卡拉瑞2006年11月28日華盛頓報導)科學家利用基因改造兩種農作物,他們認為,這將有助於提高貧窮國家的營養水平。有一個科研小組提高了小麥中的營養含量,另外一組科學家則第一次讓有毒的棉花籽可以安全食用。不過,對轉基因研究持反對態度的人士對這種創新提出相反看法。
*提高經過培育的小麥微量營養素含量*
長期以來,一直作為人們主食的小麥可以更加有營養。美國和以色列科學家在野生小麥中發現了一種可以提高蛋白質、鋅和鐵含量的基因,這種基因對於人類種植的小麥已經失去作用,不過,科研人員在《科學》雜誌發表文章說,他們把這種基因植入經過培育的小麥,以提高營養含量。
世界衛生組織估計,至少1億6千萬兒童蛋白質攝入量不足,20多億人口需要補充微量元素鋅和鐵。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植物遺傳學家杜布佐夫斯基說,他的科研小組有可能改變這一狀況。
杜布佐夫斯基說:“這種方法可以提高蛋白質含量,可以提高鐵和鋅這兩種微量營養素。因此,如果在人們的鐵和鋅攝入量不足的地方種植這種小麥,食用同樣數量的谷物,人們得到的鐵和鋅將增加10%到15%。在發展中國家,最缺乏的微量營養素就是鐵和鋅。”
加州大學說,杜布佐夫斯基領導了一個由20個小麥育種項目組成的聯合科研群體。他們正在把這種基因以及其它有價值的基因推廣到美國各個不同種類的小麥中去。
*把棉花籽裡有毒物質減到安全水平*
另一方面,如果科學家對棉花籽脫毒的研究證明是可行的,那麼,棉花作物可能成為一種食物的來源。
據刊登在美國科學院院刊的一篇科研文章,美國德克薩斯州的植物生物學家對棉花進行了基因改造,把棉花籽裡的有毒物質棉酚含量減少到人類可以安全食用的水平。
從重量上看,棉花所產生的棉籽比棉花纖維本身多出65%,因此,德克薩斯州農工大學植物學家拉瑟利說,80多個國家每年收穫的棉籽能夠養活很多人。
拉瑟利說:“這些國家每年收穫的棉花籽裡所含有的蛋白質總量大概有1千萬公噸。如果能夠直接入口,這樣一個數量的棉花籽有可能滿足大約5億人對於蛋白質的需要。”
拉瑟利領導的科研小組使用一種技術,阻斷棉花籽裡產生棉酚毒素的基因。半個世紀之前,傳統的育種技術將整個棉花作物裡的毒素全部去除掉,可是那樣做會使棉花容易遭受病蟲害。而這種新的轉基因處理技術在去除棉花籽裡毒素的同時可以保留棉花作物中抵禦害蟲的毒素。
德州農工大學科學家表示,如果這項項目能經得起多次研究、並且能夠克服政府有關規定的限制就不僅可以改善貧窮國家的日常飲食,還可以提高農民的收入。拉瑟利說:“棉農不僅可以從棉花纖維中獲益,從棉籽裡得到的價值更高。”
*環保人士持懷疑態度*
環保人士對棉花籽和小麥進行的轉基因科研項目持懷疑態度。一個叫做“凍結轉基因”的英國組織反對轉基因食品,它認為,經過轉基因改造的食品導致的後果是無法預料的,並且有可能是有害的。
這個組織的行動指揮賴利說,戰勝世界性的飢餓問題不能僅限於用基因改造的方式。賴利說:“如果認為只是開發一種新型轉基因農作物我們就有辦法克服造成南部國家貧窮和飢餓根本原因的經濟和社會問題,那簡直太天真了。那是科研奇蹟所不能解決的問題。”
不過,密蘇里州聖路易斯的華盛頓大學醫學院兒科醫生吉特林認為,對植物進行的基礎科研所取得的進步對於減少營養失調和兒童死亡率很有必要。吉特林在《科學》雜誌上發表的文章說,這類新研究使得提高幼兒生命的科研更具內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