蘿蔔味甜、脆嫩、汁多,「熟食甘似芋,生薦脆如梨」,其效用不亞於人參,故有「十月蘿蔔賽人參」之說。古往今來,有不少名人也都與蘿蔔結緣。
據傳,1300多年以前,武則天稱帝時,華夏很少戰爭,加之她嫺熟政治,治國有方,天下太平,常有「麥生三頭,穀長雙穗」之說。一年秋天,洛陽東關菜地長出一顆特大蘿蔔,大約三尺,上青下白,農民視為奇物,把它進貢宮延。女皇見了,聖心大悅,傳旨廚師做菜。廚師深知,用蘿蔔做不出什麼好菜,懾於女皇威嚴,只得從命。廚師們苦思一番,使出百般技藝,對蘿蔔進行了多道精細加工,切成均勻細絲,並配以山珍海味,製成羹湯。女皇一吃。鮮美可口,味道獨特,大有燕窩風味,遂賜名「假燕窩」。從此,王公大臣、皇親國戚設宴均用蘿蔔為料,「假燕窩」登上了大雅之堂。
清代慈禧太后是一位奢侈的「美食家」,偶覽《禦香縹緲錄》,得知她在遍嚐奇珍異味的菜譜中也有普通的蘿蔔,書中寫道:「蘿蔔這樣東西,原是沒有資格可以混入禦膳中來的……後來不知怎樣,竟為太后自己想了起來,她就吩咐監管禦膳房的太監去弄些未嚐新。」其實,有時離了蘿蔔是不成席的。
清代著名植物學家吳其浚在《植物名實考》中,極其生動地描繪過北京「心裏美」蘿蔔的特點,說「冬飆撼壁,圍爐永夜,煤焰觸窗,口鼻炱黑。忽聞門外有『蘿蔔賽梨』者,無論貧富髦雅,奔走購之,唯恐其越街過巷也。」他在北京為官時,晚上總要出來挑選些蘿蔔回去,他對「心裏美」蘿蔔的評價是:「瓊瑤一片,嚼如冷雪,齒鳴未已,眾熱俱平。」
藝術大師豐子愷不追求精心製作的名貴菜肴,而對於常見的青菜蘿蔔,粗茶淡飯之類卻饒有興味。有一次吃蘿蔔,他跟子女們講了蘿蔔的許多好處:富於營養,且可藥用,能防病,並引用一句諺語:「蘿蔔出了地,郎中沒生意」。
北京老作家兼美食家汪曾棋會製作不少家常酒菜,如「扡瓜皮」、「松花蛋拌豆腐」,還有「拌籮蔔絲」。他用南方的小紅水蘿蔔(又名「揚花蘿蔔」)連皮切成細絲,加糖後略醃即可裝盤,然後澆以醬油、香油和醋。他認為若與少量海蜇皮絲同拌則尤佳。
蘇州有種蘿蔔經鹽漬後叫「春不老」。「春不老」脆嫩香美,淡淡的鹹味透出絲絲的甜味和鮮味,是寺僧們用來敬客佐茶的極佳茶點。當代文學家鄧拓當年去蘇州靈岩山遊覽時,寺中的高僧妙真大和尚曾用「春不老」敬客,鄧拓品嚐後讚不絕口,若干年後仍不忘記,後來鄧拓先生將它寫進了著名的《燕山夜話》中。
文章來源:大中華健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