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居家樂活

沁人心脾的茶香(图)

 香氣,是茶湯的主要部份。但是人的嗅覺細胞發育得不盡相同!

  這是經驗上知道的,或許有更科學的根據!有些香氣,某些人聞得出來,某些人就不覺得香!所以,如果講到細微的香氣,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聞得到的!但,嗅覺是可以訓練的!

  以前剛喝茶時,對於香氣並不那麼敏感,喝了一年之後,對於香氣已經有明顯的區分,三年之後(茶葉接觸多),大概對於所有的香氣都瞭然於胸。當然有部份香氣自己是不覺得香,全憑別人的感受得知,於我而言,那種香味只是類似菊花的「悶悶味」。

至少,經過訓練之後,嗅覺、味覺都會比較敏感!訓練的方法無他,仔細喝、仔細聞,而且詳加比較,在自己的感受方面應當客觀一些!最好有人跟自己一起品茶,不僅能夠彌補自身味覺上的缺憾,而且有意見的交流,對於泡茶、賞茶是無窮利多!茶香出現的地方大致上有三種:第一種是聞香杯(後來我就改進用瓷器湯匙)。

從聞香杯中聞到香味是要從最高溫聞,溫度漸降,香氣可能有變化,都要把握祝而且最好連溫度低到室溫時都要仔細聞,不僅可以欣賞茶葉的香氣,並且可以分辨出茶的好壞,甚至制茶手法如何!在最高溫時,會有嗆鼻的感覺,只有部份的茶湯在最高溫時會嗆出香味來,如果是這種情形,沖泡時,盡量再掌握住更高溫泡,可以再衝泡出另外不可知的香味!經過幾秒之後,香味就開始呈現,由淡轉濃,再由濃轉淡,這是第一道香。

之後另一種香味就會慢慢呈現,也是由淡至濃,由濃至淡。一層接著一層,甚至到室溫時,都還有香味,人家所說杯底留香的茶就是這樣!在聞香的時候,通常嗅覺會疲憊,就是「久不聞其香」的意思,所以應當每聞幾秒就將聞香杯移開幾秒,讓嗅覺接觸到新鮮空氣,再聞,才不至於「入於芝蘭之室」!在現今的茶葉,除非是三四年株采的茶葉,否則火氣太大不容易聞到杯底香!焙的越重,香氣的數量就越減,恐怕這個道理有些焙茶人還不知,但是,泡茶人在選購時,應當知道!

  當然,選購茶葉時的試泡,香氣的表現常被火氣包住了(剛焙過的茶,火氣自然在),所以要問清楚焙火的時間,在品咂之後才得以監別。但是選茶比較好的方式,並非聞香,而是品滋味。滋味濃者,香氣在往後的表現會比較好。

當然,剛製成的茶葉,如果焙火重,香氣又足,保持新鮮的感覺(香氣會轉、滋味會跳、喝了之後會感到鮮活),當然是等級以上的茶葉!第二種是茶湯。有些茶,用聞香杯或湯匙或許聞不出香氣來,可是在入口時,會有香氣表現出來。當然,跟聞香杯一樣,溫度漸減,香氣會有變化。

不過,可能在一兩個月後,會發覺入口的香氣漸減,這是茶葉內部進行反應的緣故,屬於正常,或許在別的地方表現更佳的感覺!早期有人說那是「走味」!如果對於茶葉的後發酵有一定的認識,我想,「走味」不見得是件壞事。覺得茶葉的狀況值得珍藏,將他冰在冰箱中的冷藏庫,可減緩茶葉的變化!

  第三種是喝完之後,從口中吐出來的香氣。會發覺呼吸之間,有香氣在口中徘徊。就例如□洱茶,有時候在聞香杯、飲用時聞不到某種香氣,飲完後會發覺有一種清香存在。「清香」?20年以上的老□洱都可能有這種香味,而這種香氣是屬於青□洱特有的香氣,尤其芽茶最為明顯!當然其他茶種也有類似的情況。

  喝茶的場所會影響香氣。舉出四個地方,如室內、挑高建築、涼亭、室外。如果風不大,濕度不大,海拔高度相近,以感覺香氣明顯來排列:室外>涼亭>挑高五六米的房子>室內。所以,飲茶聞香和環境中的氣流是有很大的關係的。不妨試試看,拿著聞香杯,在室內和室外比較一下,所謂室外,頂天即可(上面沒有遮蓋物)。其他如抽煙、喝酒、喝咖啡…,都有類似情形!所以陽台喝茶一定比室內好;頂樓喝茶一定比陽台好!一般倒茶區選茶時,各家的營業場所通風情況應比家裡好,香氣也比較聞得到!

  口中對於香氣最敏感的地方是口中上顎跟鼻腔的交接處,所以,評監比賽茶時,評審都會將少量茶湯飲入口中時,稍微低頭,從嘴唇的左邊和右邊吸入空氣。當吸入空氣時茶湯混著空氣在口鼻交界處翻攪,容易讓嗅覺感受到茶湯的香氣。當然我們喝茶時也可以這樣做。雖然這是很高竿的品監方法,但是建議兩點:剛開始時「刺激性」太大,恐怕要經過個一年半載後,嗅覺才能適應;容易嗆到,入口茶湯盡量少,吸入空氣時先輕輕吸,習慣後再加重。

  茶湯飲下,口中有翻攪的動作,例如吸氣、吞口水的動作,可以聞到茶的香氣。尤其是飲入濃茶時,茶香會漸漸由口腔翻攪而顯現出來。早期,有人用小壺泡(孟臣壺),泡出來的茶湯雖然少但濃得讓人皺眉頭,但是,茶香、滋味漸漸呈現出來的那種感覺,好得就像那首歌「雪…一片一片一片…」。

  回甘。回甘的茶,讓人有餘味無窮的感覺!但是並非所有的茶都會有回甘的現象。所以這種感覺要好好體會。茶湯下肚後,輕咳,會有甘味和香氣跑出。

  所以綜上茶香品茗方式得知,如果真的是幾個人一起喝茶,聲音豈不是大得驚人?是的,如果遇到一群人喝茶聲音嘈雜得很,不是茶業品監,就是遇到珍奇古玩了!

  對於茶香、滋味的監賞,是需要用心體會的。專心是不二法門。

  喝茶,專心喝茶,完茶後聊天、賞壺,就專心聊天、賞壺。

  當然,曾經聽說有人可以喝出茶種、海拔、施肥、制茶方式、茶齡、年份、、的相異,真的嗎?確實有。只要專心,以後自己就是!

(稿源:星辰美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