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tvsmo.com

九成大學生「唸大學 不值得驕傲」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22日訊】〔自由時報記者謝文華/台北報導〕大學錄取率超過九成,天下雜誌調查卻發現,將近九成的受訪大學生覺得唸大學不值得驕傲,八成左右的受訪者也認為大學生的素質不好。

天下雜誌昨天公佈「大學教育大調查」,10月下旬到11月初以網路調查大學生及研究生四千三百八十八人,電話抽訪高中生與大學生家長八百零七人,大學教師則完成八百五十三份有效問卷。

數據顯示,八成受訪的大學生及家長,認為目前大學生素質不好;七成八大學教授也認為現在大學生素質不如十年前;八成三的大學生及五成二家長,擔心在台灣讀大學將缺乏競爭力。

至於上大學原因的複選題,三分之二是「比較有機會找到好工作」,六成三認為「文憑很重要,所以讀大學」,四成八受訪學生是「想學更多東西」,三成二認為「大家都上大學,所以我也上」,二成五學生說「這是父母的期望」,六.六%說「不知道,就考上了」。

與會的東吳大學校長劉兆玄認為,高教從菁英轉為普及,以致整體平均值下降,「我不會覺得很奇怪」。他強調,台灣學生「素質」未變差,而是「程度」變差、包括學習動機和成效,各大學應更重視教學、提升學生學習動機、創造力。

台大:高學費 助品質

台大副校長陳泰然直指,教改十年廣設大學,從不到五十所激增至一百六十幾所,大學生增加三倍,每名學生獲得的單位成本下降,品質當然不會變好。

他認為,調漲學費保證品質有其必要性,因為國家教育經費縮水、學費低、教授薪資低,外界卻要求高教品質要好,根本辦不到。

教育部高教司長陳德華指出,教育部近年推動的教學卓越、頂尖計畫,目的就在透過大學的良性競爭提升高教整體品質。學雜費部份,陳德華強調,必須照顧到弱勢學生權益,對於學雜費一定還是會嚴格把關。

明年學雜費 今研商

針對明年大學校院學雜費收費標準,教育部今天將邀國立大學校院協會、私立大學校院協進會、技職校院協會等大學校長團體開會協商。陳德華表示,希望明年能提前在4月就公佈各大學校院收費標準,提供大學考生選校及在校生、家長們參考。

教改首批白老鼠 命運大不同

〔記者謝文華/台北報導〕「如果當年能夠多聽媽媽和老師的話、多唸一點書,現在會的就多一點!」「同學驚訝說,想不到你成績這麼爛,還能唸到研究所!」十年教改,讓「實驗班」的學生從快樂學習的天堂跌回文憑主義的現實深淵,但也有學生因升學管道變得多元,走出意外人生。

天下雜誌最新的教育特刊檢視台灣十年教改,另以影像記錄了五名「教改政策下的白老鼠」十年前的夢想和十年後的際遇。

「我長大後想當導遊,新聞記者也不錯。」賴茹君是五人中唯一參加「教育實驗班」的,後來因有家長疑慮孩子好像被學校遺棄,實驗班實施兩年後喊卡。

賴茹君在影片中談著她在實驗班裡,如何快樂、自主地學習,回到普通班,突然覺得「一年之間要追趕三年的課業,壓力好大」!

賴茹君今年從景文技術學院畢業,晚上在郵政處理中心打工,鏡頭前她泛淚堅忍地說:「如果當時多聽媽媽的話、多讀點書就能考上好一點的學校。」

當年就讀花蓮縣太巴塱國中的林宏明想當棒球國手,「像陳義信、王光輝一樣,錢也好賺」,不過因為升學壓力,國三放棄棒球,高三放棄升學,現在是一家染整工廠領班,他說:「有一技之長也不錯。」

彰化縣原斗國中畢業的張明豪與莊雅竹,小時候,一個想當畫家,一個想當藝人,兩人現在分別是中州技術學院機械所和台北科技大學建築所研究生,「以前想都沒想過這輩子會考上研究所」。

因身體不好想當醫生的張瑜珊,北市中正國中畢業後,一路升學進入台大,如今在美國史丹福大學取得資訊工程及管理雙碩士。

天下指出,教育制度會影響很多人的一生,教改十年換了六任部長,每項政策都在新人摸索中搖擺前進,形成台灣教改最大弱點,決策者、執行者在每一次決策前,必須審慎評估政策方向。

費用稀釋 頂尖大學難產

〔記者謝文華/台北報導〕教育部祭出五年五百億邁向頂尖大學計畫,欲把台灣的大學推向世界百大,天下雜誌「大學教育大調查」顯示,六成七受訪教授認為「這個計畫不可能為台灣培養出世界一流的頂尖大學」。

台大副校長陳泰然表示,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曾評估,台灣十年內最多可支持一所大學成為世界頂尖,但是去年五年五百億計畫出爐,一年一百億經費分給十二所大學。

他說,中國「二一一工程」先挑出九所重點大學,第二期再挑出北大、清華為重點中的重點,由國家加碼一次補助三年、二十四億人民幣(約九十六億新台幣 )。若以中國平均國民所得是台灣的十分之一標準化換算,中國一年投注北大、清華更相當於「三百二十億新台幣」,遠多於台灣所有學校。

東吳大學認為,頂尖計畫必須有優秀的研究型師資與優秀的研究型學生搭配,且各大學應建立競爭機制,「汰劣保優」,還須向外吸引優秀人才注入新血。

調查另顯示,六成八教授認為,中國是台灣高教最大威脅;五成六表明「有意願去中國教書」,主因是「拓展個人視野」、「中國發展很快應要抓住機會」;受訪教授另指,「可以充分和產業結合」、「師資強」是台灣高教最大優勢。

東吳校長劉兆玄說,全球化的市場,人才必須流通,不要用「威脅」的角度去看,國人應該更拉高觀點來看「台灣」和「台灣人才」能在世界舞台上發揮的優勢何在。

(//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