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1月1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唐佩君台北十九日電)台灣家庭所得總額成長率在2000年至2004年衰退 0.22%,受僱人員報酬衰退0.19% ,中華經濟研究院顧問、也是中央研究院院士于宗先表示,社會大眾普遍變窮及中產階級縮水,是台灣經濟相對過去及其他國家下沉象徵。
于宗先在中經院最新出版「經濟前瞻」雙月刊中以「台灣經濟是提升,還是在下沉」為題發表專文分析。
依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統計資料,台灣在1996年至2005年的年平均國內生產毛額 (GDP)成長率為 4.44%,自2001年至2005年為3.13%;若細一步探究,其中2001年至2005年民間消費支出成長為2.67%,較1996年至2000年平均7.62%大幅下降。
若與其他國家相較,台灣經濟成長率在1996年至2000年平均為5.75%,居亞洲四小龍之首;但2001年至2005年為3.13%,反居四小龍之末。
于宗先強調,經濟下沉是一種「比較」性,民眾擁有的是否較過去差?在亞洲國家間台灣的經濟地位趨強或趨弱?從消費支出成長率下降,及近 5年平均經濟成長率3.13%,都說明台灣經濟似乎正在趨弱。
于宗先再進一步從台灣社會經濟近年變化來比較,其中社會大眾普遍變窮、貧富差距變大是經濟下沉象徵。
在社會大眾普遍變窮方面,于宗先表示,觀察台灣家庭所得及受僱人員報酬,在1995年至2004年分別平均成長1.74%、1.2%;但在2000年至2004年則分別平均衰退0.22%、0.19%,顯示近年台灣家庭所得縮水。
此外,台灣中產階級減少,以國內最富有的前 20%與最貧窮的 20%的所得倍數觀察,1995年至1999年約位於5.34倍至 5.51倍;但在2000年至2004年為 5.55倍至6.39倍,顯示近期貧富差距較以前大。
于宗先認為,台灣經濟有下沉跡象,這對政府是一種警告,最重要是除須正視中國市場必要性,還有如何吸引外資企業來台投資;如果投資環境惡化、資金移轉受限,相信外資將不願來台冒險。他呼籲朝野摒除意識型態,為台灣經濟前途做出更具體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