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污染區短期內很難生產乾淨水稻
【大紀元11月13日訊】(據中廣新聞李河錫報導)彰化縣兩百多公頃重金屬污染區,經過整治後仍連續兩期生產出「鎘米」,經縣府環保局調查評估,因為經過整治後的農地仍需要休養生息,在短期內仍很難保證不會再生產出「鎘米」,因此正努力輔導農民休耕或轉作非實用性作物。
彰化與和美地區約有兩百多公頃農地遭到重金屬污染,經過環保單位耗費龐大經費整治復耕後,仍連續兩期生產出鎘米,根據縣府環保局水保課長于迺文調查評估,經整治後部分農地的土壤仍蓄積有微量的鎘金屬,經實驗觀察鎘可以透過水解方式,會從容易被植物吸收,慢慢轉化成不容易被吸收的穩定狀態,但是必須耗費多少時間則難於預測,因此認為,經整治後的農地就好像人體大病一場一樣,仍需要經過休養生息,也就是說,在短期內仍很難保證不會再生產出「鎘米」。
因此,縣府農業局與環保局,都正在努力向中央爭取輔導農民休耕,或承租充當植栽的苗圃以及轉作大豆等生質能源,以多管齊下的方式,希望農民不要再種植食用性作物,以免傷害到整體產業。(陽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