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大陸新聞

重慶發現乾隆殿試卷 卷上要寫祖上三代

【大紀元11月1日訊】四川著名文人李調元在清代乾隆年間的殿試卷被保存在重慶圖書館,這份世存200多年的殿試卷顯示,當時考進士要查祖上三代,應試者要介紹曾祖父以來三代人是否入仕、曾讀過哪些書。

據《重慶晚報》報導,重慶圖書館歷史文獻中心副主任顧樂進手帶白手套,小心翼翼從櫃中取出乾隆28年(1763年)四川綿州羅江縣人李調元殿試時所寫的試卷,他說,這是我們館藏裡面考取功名最高的一個︰第二甲第十一名。這可是寶貝,弄壞了不得了。

這份殿試卷子寬約10厘米,長約45厘米,封面是墨筆字「殿試舉人臣李調元」,以及硃砂批字「第二甲第十一名」。卷內第一頁是李調元本人童試、鄉試的考試記錄和祖上三代名字、功名,第二頁是封印。其後就是一篇標準的八股文,約1600字,封底是清代禮部的硃砂紅字。

殿試又稱廷試,源於漢唐,於北宋初年成為定制,是封建帝王選拔國家高級人才的一種規制。顧樂進說,那時考進士,要查祖孫三代。應試者殿試卷上除介紹自己所讀書籍外,還要特別介紹曾祖父以來三代人是否入仕、曾讀過《四書五經》哪些內容。

清代的科舉考試,分為童試、鄉試、會試及殿試。在皇宮的殿廷上由皇帝親自出題、監考的考試叫殿試,殿試考中者稱進士。清朝的進士分為三甲,一甲賜進士及第,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一甲前三名又分別被稱為「狀元」、「榜眼」、「探花」。

顧樂進指出,這份試卷差點被蟲、鼠吃掉。他說,李調元試後,殿試原卷和其他殿試卷一起存入內閣大庫。然而經年累月,隨著改朝換制,加上看管不善,不少殿試卷要麼被吏役偷走,要麼被蟲鼠吃掉。

宣統年間,儲存殿試卷的房屋漏雨,朝廷決定修繕,於是派人清理。當時任史官的傅增湘本想查找些康熙、乾隆年間名人的殿試卷加以保管,結果只找到包括李調元試卷在內的部分殿試卷,於是對其收藏。傅增湘本想把這些試卷捐給四川大學。但在西南文教部協調下,最終決定捐給重慶圖書館。 @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