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0月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翁翠萍台北九日電)排灣族的國立東華大學教授兼民族學院院長童春發最近接任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主任委員,成為教育部第一位原住民族籍一級主管官員,日前第一次出席部務會報自我介紹祖先曾是大頭目與排灣族民俗時,官員都聽的津津有味,部長杜正勝則感嘆,大家對台灣的認識實在還不夠。
多年來,童春發致力於原住民族文史整理與傳統回復的工作,如今以原住民身分接任政府教育官員,他想的是,「那裡有工作就去那裡」,在那塊園地做園丁,即使要奔波往返花蓮台北也值得,至於官職,不是他在乎的事。
童春發說,教育部國語會有很多閒置待決議事項,最複雜是停頓十年的閩南語羅馬字拚音系統爭議,他從自己學習閩南語的角度出發,深知學語言不宜兩種拼音並行,終於日前把閩南語拼音系統定於一尊,採取羅馬字拼音方案。
另外,他表示,國中小學常用字詞整理閒置八年後,最近重新開始蒐集整理,字辭典編修、教育部版閩南語鄉土語言教材編撰、閩南語教學卡通影音版教材、原住民與外來語關係專案研究等許多工作也都重新起步。
童春發是屏東縣瑪家鄉山上部落瑪家村人,在嚴格的基督教家庭長大,父母是屏東大武山排灣族Mavaliw大家族當中最早成為基督徒的四對夫妻中的一對,從小看到牧師對部落的影響,做牧師成為他最想做的三件事之一,他還想當老師與進行農業改善部落生活。
因此,童春發初中畢業同時考上台東農工、花蓮玉山神學院、花蓮師範學校,但山上沒郵差,台東農工錄取入學通知在開學兩個月後才送到他手上,他已經選擇在鯉魚潭地區的玉山神學院,這是台灣唯一只收原住民學生、類似五專的學府,在牧師高明俊院長領導下,半天讀書、半天工作,包括養雞鴨各種農牧業、農耕技術什麼都學,培養能回山上傳道的全才。
童春發說,玉山神學院是他生命的轉捩點,第一名畢業留校助教兩年,選擇到閩南語授課的台南神學院念道學碩士,閩南語從不通到精通,畢業後回玉山神學院任教連續二十五年,其間他陸續到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與日本完成比較文學碩博士,回來接神學院院長兩任。
參與規劃國立東華大學民族學院的童春發,從兼課到接任民族學院創院院長,兩任六年任期明年任滿,曾任教育部原住民族委員會委員、國語會委員兼閩南語組與原住民族語組主任的他,在杜正勝繼客家籍主委後想找原住民族籍主委的情況下,受聘國語會主任委員。
童春發在教育部自我介紹說了一般人不熟悉的故事,母親是貴族,外曾祖父曾是頭目,放棄長子名分到台東發展,後來回鄉,部落已任命次子接大頭目,為了紀念,蓋有石板屋,現在成為一所學校,因此,他家是降級頭目的後代。
排灣族還有「真正」的男女平等制,童春發說,頭生(第一胎)的孩子不論男女都是「長家(VUSAM)」,享有家族名分與繼承家產,他的大姐就是長家,大姐的大女兒也是長家,「長家」享有實權,他們三兄弟結婚成家時,姐姐都分了一些土地給他們。
教育官員聽的津津有味時,也確信以童春發的才學,將為教育決策帶來更寬廣的新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