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0月9日訊】曾國藩最大的成功原因,指導曾國藩思想理論基礎,是中國的哲學陰陽調和。曾國藩在三十歲的時候,就將易經讀通了,他多次在家書中說到自己在易經里讀通了一個道理“削息贏滿”,也就是易經說的一陰一陽為之道。
曾國藩簡介
曾國藩( 1811~ 1872)晚清重臣,湘軍創立者和統帥。初名子城,字伯函,號滌生。出生于湖南省雙峰縣(原屬湘鄉)荷葉鎮。道光十八年(1838)中進士,入翰林院,為軍机大臣穆彰阿門生。累遷內閣學士,禮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与大學士倭仁、徽宁道何桂珍等為密友,以“實學”相砥礪。平時有感于政治廢弛,主張以理學經世。
咸丰二年(1852),太平軍由廣西進軍湖南,清廷震恐。适曾國藩因母喪在籍,奉旨前往長沙,幫同湖南巡撫辦理團練。遂招募農民為營勇,任用儒生為將佐,朝夕訓練,號“湘勇”(通稱湘軍)。1854年初,湘軍練成水陸師1.7万余人,會集湘潭,誓師出戰。湘軍初戰,連敗于岳州(今湖南岳陽)、靖港,曾國藩為此憤不欲生,投水自殺,被其左右救起。后重整軍實,复占岳州,攻陷湖北省城武昌,奉詔署湖北巡撫。此后用兵更為謹慎。旋因朝廷恐其于地方勢大,又被解署任,以后長期只以侍郎虛銜領兵。1855年初,進攻江西九江、湖口,被太平軍重創,退守南昌。1858年6月,曾國藩奉詔出辦浙江軍務。1860年清軍江南大營徹底敗潰后,加兵部尚書銜,授兩江總督,以欽差大臣督辦江南軍務。從此,不但擁有兵權,而且掌握地方大權。
中國智慧之一:人格修煉
曾國藩作為一個政壇上的大人物,之所以區別于其他政客最為顯著的地方,是非常注重完善自己人格的修煉,促進仕功的建立。
曾國藩活了62歲。他出生在湖南省湘鄉縣一個偏僻的農民家庭,家里五百年來沒有一個人有過科名,父親考了17次,才在43歲那年中了一個秀才。曾國藩五歲發蒙,23歲中秀才,24歲中舉人,然后通過三次考試才在28歲那年中進士點翰林。30歲時,由北京城里芝麻綠豆大的小官起步,只用七年,就官至二品,這在湖南是空前絕后的。兩年后,他做了吏部侍郎。一輩子做到這樣的大官,已經是祖宗三代集大福了。三年時間他在清朝六個部兼過五個部的副部長,除了財政部,干過吏部、工部、刑部、禮部侍郎,他很會做官,官聲很好。他有一回一次升了4級。42歲以一介書生而封万戶侯,一大學士,中國男人最大的理想———封侯拜相,他都做到了。
曾國藩的修身,人格修煉對他事業有幫助。首先是誠,為人表里一致,一切都可以公之于世。第二個是敬,敬畏,內心不存邪念,持身端庄嚴肅有威儀。第三個就是靜,心、气、神、体都要處于安宁放松的狀態。第四個字是謹,不說大話、假話、空話,實實在在,有一是一有二是二。第五個字是恒,生活有規律、飲食有節、起居有常。最高境界是“慎獨”,舉頭三尺有神明。他每天記日記,對每天言行進行檢查、反思,一直貫穿到他的后半生,不斷給自己提出更多要求:要勤儉、要謙對、要仁恕、要誠信,知命、惜福等,力圖將自己打造成當時的圣賢。
許多人都認為人格修煉是空虛的東西,認為修身是虛無縹渺的東西,甚至還是迂腐的,但曾國藩一生的事業,修身才是他事業成功最重要的原因。
他靠人格的魅力成為卓越的領袖。有极高的威望,全國各地的优秀人才投入到曾國藩麾下,幕僚多達三四百人,當時第一流人才都是出自他手下。野史記載,許多新科進士不愿意履朝廷之任而愿意進入兩江總督的幕府,曾國藩的一個手令就可以使他們千里趨之。
他如飢似渴讀很多實學的書,使他一生能夠遍兼五個部的部長。培養自己的聲望、知名度,當時沒有媒体,沒有電視,他靠什么呢?靠詩文。三十歲時他自信詩已經達到很高的地步。在北京城里的知識分子圈和他的家鄉湖南知識分子圈中建立了自己的聲望,回到湖南一呼百應。還有無數反映民生的奏折,老百姓喜歡不喜歡?有政治之心的知識分子喜歡不喜歡?真正想為國家做一點事的官員也不會反對。這些奏折副本在社會上廣為流傳,使得曾國藩建立了很高的社會聲望。
中國智慧之二:韜光養晦
曾國藩的事業成功之道,再一點,就是大功不舉。翻開中國的史冊,常見這樣的一些故事,与人相處共患難易,共成功難,功高震主。尤其是在擁有生殺大權的君王面前,你有大的功勞更是很難。還有同事的眼紅嫉妒,從古以來建立大功又得善終的不多。
54歲他經過十几年的千辛万苦打下南京,朝廷在封賞之余,又對他手下的十几万湘軍保持高度警惕。一面在頌揚,一面又在挑撥离間,恨不得一棍子打死。曾國藩非常清晰地認識到,自己實際上是處于很險惡的政治局面中。
曾國藩很清晰地洞察到這樣的局面,他淡化自己頭上的光環,盡可能地縮小自己被射中的目標。他將功勞歸之于朝廷,歸之于友軍,而自己在任何時候都聲稱做得不夠。大量裁撤湘軍,90%的湘軍被裁撤。他恢复鄉試,贏得了世人的稱贊,渡過了表面風光,而實際上危机四伏的險惡的政治階段。
中國智慧之三:陰陽之道
曾國藩最大的成功原因,指導曾國藩思想理論基礎,是中國的哲學陰陽調和。曾國藩在三十歲的時候,就將易經讀通了,他多次在家書中說到自己在易經里讀通了一個道理“削息贏滿”,也就是易經說的一陰一陽為之道。
易經集中了中國古代最高的智慧,陰和陽兩個符號來代表宇宙之間普遍存在的一种對立而相關的現象。比如說天和地、白天和黑夜、生和死、男与女或者是雄与雌、公与母,還有進与退、人生的順利与坎坷。還可以推導出人之心与理、科學与藝術,宇宙間和人類最值得關注的是兩個對立但是互相又不能夠离開的現象,這是我們中國古人一個很偉大的發現,而且很聰明用陰和陽來代表。
曾國藩從此悟出什么東西呢?
他認為一個人的功名、事業、富貴、地位、權勢,一切好的東西可以把他比之為放在陽的范疇,那么一切坎坷、不利、退讓、寬容、厚道別人、自己壓抑,這許多方面歸為陰的范疇,這樣兩個東西要互補、要調和。曾國藩很早就認為自己陽的方面很多了,他說已經做了中級官員之后,祖父、祖母、父母都在,而且還有儿子女儿,兄弟姊妹也都有,所以他就提出了要求缺,自己的享受、自己的功名享受要不夠,這就是偏重陰的方面,來進行平衡。到晚年他干出很大的事業,陽已經不得了,所以他時時刻刻有一种恐懼之感,深怕因為陽剛太盛使自己隕滅,所以他說古來成大功大名者長壽的少,所以他求陰來補,所以退讓、寬容別人、壓抑自己,使得這种平衡盡量不要破坏。
次年9月,督其弟曾國荃攻陷安慶。11月,加太子少保銜,奉命統轄江蘇、安徽、江西、浙江四省軍務。旋向朝廷舉荐左宗棠督辦浙江軍務、李鴻章出任江蘇巡撫。 1862年,以安慶為大本營,命曾國荃部沿江東下,直逼天京;命左宗棠部自江西進攻浙江;命李鴻章部自上海進攻蘇南,對太平天國實行戰略包圍。10月,湘軍与李秀成等部數十万太平軍在天京城外激戰,持續圍困天京。至1864年7月,終于攻破天京城池,完成對太平天國起義的鎮壓。朝廷褒功,封曾國藩為一等毅勇侯,加太子太傅,賞雙眼花翎。
1865年5月,曾國藩奉命督辦直隸(約今河北)、山東、河南三省軍務,鎮壓捻軍。他駐營徐州,先后采取重點設防、憑河筑牆、查辦民圩的方略,欲在黃河、淮河之間,運河以西,沙河、賈魯河以東的區域殲滅捻軍,因師久無功,次年冬清廷改派李鴻章接替,命其回兩江總督本任。1867年,調任直隸總督。1870年6月,天津發生教案,奉命前往查辦,屈從法國勢力,處決、遣戍官民數十人,受到社會輿論譴責。9 月,還任兩江總督。
曾國藩重視采用外國軍火,主張“師夷智以造炮制船”。1861年,設立安慶內軍械所,制造“洋槍洋炮”,后又試制小火輪船。1863年,造成“黃鵠”號輪船,并派容閎赴美國購買机器。1865年至1866年,与李鴻章在上海創辦江南制造總局等軍事工業。后為之積极籌措經費,派遣學童赴美留學,成為清末興辦洋務事業的首創者。
曾國藩畢生服膺程朱理學,又主張兼取各家之長,認為義理、考据、經濟、辭章四者不可缺一,但始終將理學放在首要地位。于古文、詩詞也很有造詣,被奉為桐城派后期領袖。1872年3月在南京病卒。贈太傅,謚文正。后人輯其所著詩、文、奏章、批牘等為《曾文正公全集》。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