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tvsmo.com

《品牌故事》統一麵 大賣35年

人氣: 1978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8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楊雅民/專題報導

問問身旁的朋友,一輩子吃最多的「泡麵」是哪一味?十個人有五個人的答案,想必都會說是統一肉燥麵。

一塊不起眼的油炸麵、一包調味粉、一包肉燥,澆上一碗滾燙的沸水,竟激起「統一麵」大賣35年的火花。

不論是「五年級」或「六年級」的消費者,在風雨交加的颱風夜、飢腸轆轆的加班夜,或者遠在異鄉求學的遊子,泡上一碗熱騰騰、味道熟悉的統一肉燥麵,總能一解苦悶,幸福的滋味立刻湧上心頭。

走過35個年頭的「統一麵」,正因有這一大群「泡麵族」死忠的支持,至今銷售量仍歷久不衰。

根據統一企業統計,統一旗下統一肉燥麵、蔥燒牛肉麵等「統一麵」系列商品,每年銷售量達一點七億包,堆起來足足有一萬棟101大樓的高度。若再把「滿漢大餐」、「來一客」、「阿Q」等品牌的速食麵全部加入,統一每年在台灣賣出的速食麵超過三億包,銷售值則高達約45億元。

統一麵上市後果然一鳴驚人,桃紅色包裝的統一肉燥麵銷售量年年飆升,帶動統一麵的市佔率由5%狂增至50%,並扭轉統一在台灣食品業的地位,1973年統一企業年營業額已追過味全,成為台灣最大的食品公司。

無畏速食麵後起品牌頻頻進攻,統一肉燥麵的銷售量35年來都高居台灣速食麵「四大天王」—統一肉燥麵、統一蔥燒牛肉麵、味味A排骨雞麵以及維力炸醬麵之首,單一品項年銷售值就超過10億元。

吳昆林說, 消費者30多年來,買統一肉燥麵認的正是它桃紅色包裝和包裝上的台南擔仔麵圖騰,所以,「統一始終不敢更改統一肉燥麵的包裝,怕消費者找不到」。

自統一肉燥麵成功為統一的速食麵闖出一條活路後,統一麵在1980年代馬上又「滾」出統一當歸麵線、鮮蝦麵、蔥燒牛肉、肉骨茶麵以及肉燥米粉、冬粉等口味,其中,統一蔥燒牛肉麵上市後也造成轟動,至今在全台銷售量僅次於統一肉燥麵。

轉眼35年已過,儘管維力、味丹、味王、金車、康師傅等速食麵品牌,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想要打破統一獨霸的局面,依舊是打不破,不少競爭同業的速食麵品牌更早已退出市場。

只有統一的速食麵市佔率不動如山,在台灣每年約100億元的速食麵市場中,市佔率始終穩固的維持在45%至50%間,堪稱食品業的異數。

擔仔麵改良 道地台灣味

點燃統一速食麵翻身為台灣速食麵霸主的火種,正是台灣速食麵品牌中永遠的「天王」—統一肉燥麵。統一企業食品部經理吳昆林表示,1967年,台灣名立食品公司率先自日本引進速食麵製造技術,並搶先在台灣生產第一包乾泡兩吃的雞汁麵—「生力麵」,正式開啟台灣速食麵市場。

生力麵沖泡後很香、很好吃,立刻在市場上掀起一股泡麵旋風,並成為台灣速食麵的代名詞。當時,以麵粉起家的統一企業,很快地嗅到了速食麵市場的商機,隨即在1969年派員赴日本學習速食麵生產技術,打算由麵粉事業向下延伸至速食麵市場。

研究人員自日本取經返台後,火速進行研發,統一企業第一包速食麵「統一麵」終於在1970年3月29日正式上市,成為統一產品多角化經營的第一支產品,自此與「生力麵」展開大對決。

吳昆林說,由於第一包「統一麵」問世後,只有一包單薄的調味包,實在難以和生力麵匹敵,使得統一跨入速食麵市場的第一年並不順利,第二年才出現轉機。原來是當時的統一企業總經理高清愿,招待日本客人至台南度小月品嚐擔仔麵時,發現滿室的肉燥香,令人難以抗拒,回到公司後,立即指示研究課著手研究如何將度小月擔仔麵商品化。

研究課密集經過四個多月的研究,以手工製作,將攪拌後的麵糰經過切割、油炸,再動員員工切蔥炒肉燥,製成油燥包,老員工記憶猶新,當年切蔥時每個人都眼淚直流,「從有目屎切到無目屎」。

員工的辛苦總算有了代價,1971年8月3日台灣第一包附有肉燥油包的統一肉燥麵正式問世,並首開速食麵拍攝電視廣告的先例,透過電視廣告密集宣傳這款台灣最道地、最熟悉的速食麵。

四大台柱訴求不同 麵麵俱到

記者楊雅民/專題報導

「統一麵」在台灣大紅35年,「兄弟品牌」滿漢大餐、來一客、阿Q等品牌,在高價麵、杯麵以及中價位桶麵市場,也都個個得「第一」。

滿漢大餐 高價麵一哥

統一企業食品部經理吳昆林表示,1980年代,正逢台灣經濟起飛,消費者吃了十幾年只有油包與調味料等單調的速食麵,開始出現「吃泡麵不營養」的意識,使得統一開發有料理包的速食麵構想跟著萌芽。研發人員趕緊聘請當紅的烹飪專家傅培梅老師,指導研發人員如何調配出營養的料理,並將傅培梅料理轉化成速食麵料理包,希望能推翻吃泡麵不營養的疑慮。很快的,1983年10月,由傅培梅指導的「滿漢大餐」大餐級速食麵正式上市,將麵塊用沸水沖泡,再將料理包加熱後,撕開料理包袋口,流出的竟是一塊塊真材實料的肉塊,而被喻為「第二代泡麵」。

「滿漢大餐」也成為統一第一個不以公司名為品牌的產品,上市後短短一年,營業額就飆破一億元,至今仍穩坐高單價碗麵市場第一品牌,年銷售值達7.9億元,在統一速食麵品牌中,銷售值僅次於「統一麵」。

來一客 打動年輕人

1988年,台灣杯麵市場仍是一片空白,來自韓國的「浪味」烏龍麵登台,一舉切進杯麵市場,企圖分食台灣速食麵市場大餅。當時正值台灣景氣黃金時期,台灣女性已逐漸由家庭主婦轉換為職業婦女,不少消費者都有吃消夜的習慣,統一評估後認為,此時,由袋麵、碗麵進而切入杯麵市場,正是時候。於是鎖定年輕族群為主力客層,在1989年推出「一杯剛剛好」的杯麵,並命名為「來一客」,口味則從肉燥菠菜、鮮蝦魚板、蔬菜牛肉和京燉肉骨等最主流的口味切入市場。考量當時消費者不易和歌手面對面接觸,「來一客」上市後首創音樂行銷,結合演唱會強打「就是現在、不要等」的品牌訴求,一舉打動許多年輕族群,並成為許多「六年級」挑燈夜戰的良伴,16年來已賣出超過六億杯。

阿Q桶麵 便宜又大碗

有「統一麵」、「滿漢大餐」、「來一客」還是無法完全滿足消費者需求,統一發現「來一客」的份量對女性剛剛好,男性卻無法滿意,加上當時25元中價位的泡麵市場呈現中空狀態。統一在1991年決定乘勝追擊,鎖定年輕男性和藍領階級等客層,推出訴求「便宜又大碗」的「阿Q」桶麵。廣告內容沒有帥氣的主角和浪漫的風景,而以搞笑的鄉土男音,風趣、幽默、不按牌理出牌的行銷手法出擊,博君一笑,該阿Q的廣告手法,馬上帶動「阿Q」桶麵奪下中價位速食麵市場市佔率第一名。

根據統一企業的統計,2005年旗下「統一麵」、「滿漢大餐」、「來一客」和「阿Q」四大速食麵品牌年銷售值達33.8億元,高佔統一整體速食麵銷售值76%,可說是統一食品部最會搖錢的四大台柱。

麵塊壓碎 混上調味粉乾吃

童年最幸福的回憶,總是少不了「科學麵」和「統一脆麵」,把脆麵壓碎,再撒上帶點蔥香的調味粉,一口一口地塞進嘴裡,可是小學生的最愛。

鮮為人知的是,乾脆麵其實是統一無心插柳的傑作,統一企業食品部行銷課課長蘇宏仁表示,1970年「統一麵」上市時,最初的設計是得沖泡或煮食,沒想到消費者竟巧妙地自創乾吃法。把「統一麵」的麵塊壓碎,混上調味粉乾吃,乾吃的滋味還真是好吃,於是統一乾脆將計就計,將調味包口味經過些微的調整,先後開發出乾吃的哈哈麵、學生麵、統一脆麵。

大約1978年至1979年間,台灣掀起一股「科學小飛俠」卡通旋風,該公司於是趕搭「科學小飛俠」熱潮,推出新的乾吃麵品牌科學麵,包裝並以「科學小飛俠」的藍色主調進行設計。

在那個年代,統一脆麵和科學麵每包只要三元,對於零用錢有限的國小一、二年級學童而言,真的是最佳的課後點心,窮一點的小學童,不得已只好當「富」同學的「跟屁蟲」,撿拾同學掉下的碎麵粒解饞。

有趣的是,科學麵上市後,內容物和統一脆麵大同小異,但是,統一卻發現,北部和南部消費者比較偏愛「科學麵」,濁水溪以北、苗栗以南的中部消費者,還是比較愛吃統一脆麵。為何會有如此的區域性消費差異?統一猜測,可能是統一脆麵一包50公克六元、科學麵一包40公克也要六元,中部消費者比較會精打細算吧。

經過多年演變,味王的王子麵和統一的科學麵都在幾年前先後推出每包只有15公克的「小王子麵」和「mini科學麵」,由於食用便利,已成功打進上班族女性和男性零嘴市場,吃乾脆麵已不再是小學生的專利。

根據統計,去年台灣乾脆麵市場銷售值約10億元、銷售量則達約2億包,主要品牌科學麵銷售量市佔率達51%、王子麵達27%、統一脆麵佔8.5%、模範生佔6.2%。

(//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