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呼籲:人類對自然謙卑是最佳保育法
【大紀元10月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蓉台北七日電)台博館舉辦的「建立生物多樣性夥伴關係:生物駭客|自然保育特展」,今天邀策展人陳建志演講。他以H5N1禽流感病毒及紅火蟻入侵世界各地為例強調,物種強盛的生命力,不斷的提醒人類要對自然謙卑,避免生物被滅絕;保有生物多樣性,是最佳的自然生態保育方式。
文建會所屬國立台灣博物館為配合展出的「建立生物多樣性夥伴關係:生物駭客|自然保育特展」,邀請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教授陳建志今天主講「外來種對生態環境的衝擊」。
陳建志表示,在全球化下,過去各種獨立運作的生態系統已經被整合,全球生態脣齒相依,生物保育與生態系統穩定運作已經不是單一個人、單一地區或單一國家的問題,而是全球人類必須共同面對與思考的課題。
他舉例,最近幾年持續不斷的H5N1禽流感病毒在世界各地引起巨大的恐慌,在二十七種鳥類中,至少已經殺死鷗、鸛、鴿子、鶴、鵜鶘、鸚鵡和貓頭鷹等在內的十一種鳥類。
他說,在食物鏈上層的家貓、老虎和豹在吃了被H5N1病毒感染的鳥禽肉後也被傳染,人類被傳染已經不是新聞事件。
加上紅火蟻入侵世界各地,連台灣也不例外,這些都是提醒人類要對自然謙卑,避免生物被滅絕,就是最佳的自然生態保育方式。
但他指出,可惜的是這樣的觀念在台灣並沒有受到很好的推廣,過去往往都要等到大自然反撲之後,等到生物被滅絕了後,才開始注意到生態的問題,這點值得大家反省修正,才能將生態保育做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