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真讓人受不了。”
我的鄰居,一個西方老太太常這樣說,當然,她是笑着說的,并沒有什麽惡意。
加拿大地廣人稀,工作、生活節奏緩慢而悠閑,當地人對這種慢悠悠的節奏既習慣又欣賞,認爲是本國文化的一個側面。
但華人移民的大量湧入改變了這一切。
“其實這裏上班并不那麽輕松,”一個在投資公司做前台接待的華人女孩說,雖然工時短,事情也不忙,但加拿大人對工作的态度是很認真的,工作就是工作,決不會走神幹私活或閑聊,于是中國人總習慣将手裏的活盡快忙完,反正拖着也不會有人幫你,可這樣一來,整個公司的流程都被帶快了,這讓習慣了一慢二看三通過的西方人心情複雜:中國人的勤快給他們的社會帶來活力,但加拿大也因此變得跟過去有那麽些不同了。
和美國這個移民熔爐不同,加拿大被稱爲移民調色闆,來自全球的移民多數保留了本民族的特性,中國人也不例外,國内的許多習慣被自然而然地帶到這裏。
中國人的吃苦耐勞是衆口一辭的,不論是西方人望而生畏的夜班巡崗,還是最吃辛苦的伐木、捕撈活兒,中國移民都不會挑剔。許多歐洲移民對非專業對口工作不屑一顧,甯可閑着也不願将就,而華人移民就沒這樣講究,研究員切肉、博士洗碗的例子多得數不勝數,誰也沒覺得自己有什麽不自在:一樣出力賺錢,幹什麽不是幹呢?
可讓當地人頗有微辭的是,中國移民對飯碗的迷戀如此之深,爲保住飯碗,可以忍受雇主種種苛刻條件,接受極低下的薪水和不合理的工時長度,甚至不惜和雇主串通蒙混勞動部門,許多人因此抱怨,中國移民的這種“陋習”,往往會壓低整個行業的工資标準,連累其他同事不得不在接受底薪或自動走人之間作出選擇。
中國人重親情、講傳統,這挺合同樣喜歡家庭生活的加拿大人口味。周末或節假日,一家人或遠足登山,或圍坐燒烤,是不論什麽膚色人共同的愛好,在這一刹那,是華人、西方人還是别的種族,仿佛都變得無關緊要了。
許多新華人移民在公共場合說話聲音很大,如果兩個華人在地鐵車廂裏用中文毫無顧忌高談闊論,最容易引起他人反感憎惡。好在入鄉随俗的道理誰都懂,初來乍到不明白,挨幾次白眼,或被好心人提醒幾回,也便不會再犯了。
中國人聰明,頭腦靈活,讓辦事刻闆的當地人歎服不已,中國移民的增多使很多原本費時的事變得既容易又簡便。但聰明未必都是好事,小到地鐵逃票,大到偷漏稅款,華人都是黑名單上常客,這種醜陋的做法既惡化了當地人對華人的觀感,也讓循規蹈矩的其他華人移民顔面無光。
以前的中國移民初到加拿大時往往顯得很寒酸,随着中國經濟的發展,近年來這種情況有了很大改變,背着壇壇罐罐遠渡重洋的人少了,“除了錢什麽都不帶”的富裕移民多了,這自然讓把移民當作一種經濟來源的加拿大當局樂得合不攏嘴。可另一些人則不那麽高興了,因爲華人素來有買房置業的傳統,移民越來越富的結果之一,就是華人聚居地的房屋價格飙升,讓當地人叫苦不叠。
購房畢竟是合情合理又合法的好事,可有錢的華人移民們另一種愛好就顯得有些醜陋了:賭博。在加拿大,幾乎每個華人較多的城市都有賭場,幾乎每座賭場的常客中,華人都占很大比例,這還不包括“小賭怡情”的家庭麻将、牌九,和許多華埠都存在的地下賭窩。
在家千日好,出門半日難,許多在加華人移民都有一肚子辛酸奮鬥史。加拿大是個資源國家,高科技和傳統工業産業留給移民專業人才的機會并不多,許多人對改行無所謂、對低工資和惡劣工作條件忍氣吞聲,其實是生活壓力所迫。一些并不富裕的華人移民爲了省錢,平時節衣縮食,到了周末,就跑到“定時限食” 的自助餐廳惡補,以積蓄下一周工作所必須的能量,這種習慣讓很多新移民渡過了最初的難關,卻也讓許多自助餐廳大呼晦氣,甚至很快關門大吉。文章來源:青年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