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0月4日訊】自由時報記者凌美雪/專題報導
雖然人人都可以進入拍賣會, 但是, 成為「買家」的過程還是需要很多學習, 因此, 除了平常多閱讀吸收相關資訊之外,求教於「專家」也是很重要的。
許多在國際拍賣公司任職的專家回憶起十餘年前他們在亞洲推動拍賣會的經驗,發現早期台灣有錢的買家進入拍賣會成為買家的過程相當有趣,而且,買家的類型相當多,有些更可以用「認真得可愛」來形容。
據說,曾經有個很「草根性」的台灣南部買家,進入拍賣會舉牌時常常都不手軟,收藏的骨董藝術品質量兼高,可是,平常他在自家附近出門辦事時,多數穿著拖鞋騎摩托車到處跑,鄰居根本不知道他是拍賣會場的大買家。
還有一個風格很傳統的買家「家族」,初入門時曾求助於拍賣公司,有時想親睹在歐美大城的拍賣預展或拍賣會現場,就請拍賣公司代為安排食宿或全程陪同。這些「買家家族」很謙虛,看展學習時也很用心,但有趣的是,就是放不下家鄉傳統口味,家族裡的媽媽會在旅行時隨身攜帶家裡自製的辣椒醬,在國外餐廳用餐時還會偷偷拿出來,每個人挖一勺。
諸如這些趣事不勝枚舉,在投入拍賣會的過程裡,許多人的眼界因此打開,既是旅行也是學習,更是一種投資。不過,根據佳士得資深職員的經驗,這種狀況現在已不多見,一來全球資訊發達,台灣人接收國際訊息的管道大開,二來出國旅行風氣盛,大部分有錢投入拍賣會的買家們,對旅行也已深具經驗,「根本不需要別人帶」,頂多會請拍賣公司海外的同事代訂住宿。
此外,台灣國內現在也有很多資深買家常彼此交流,每當國外有拍賣會時,也時常一起參加。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