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台灣要聞

護蛋退蛇敵 蘭嶼長尾南蜥大演化

【大紀元10月4日訊】〔自由時報記者蘇孟娟/台中報導〕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動物學組副研究員黃文山,費時6年觀察蘭嶼島上的長尾南蜥,發現因島上環境改變,使長尾南蜥出現以往不曾有過的親代照顧及護蛋禦敵等「進行中的演化行為」,該項研究登上10月1日世界知名的動物行為學期刊介紹。

原本主攻蛇類行為研究的黃文山,6年前在蘭嶼島上觀察蛇類生態,意外發現在台灣也常見的長尾南蜥似乎出現親代照顧行為,開始展開觀察,記錄了50、60個蜥蜴窩,證實蘭嶼島上的長尾南蜥有著截然不同的特性。

會分辨並搬走壞蛋

黃文山強調,台灣的長尾南蜥多數在產卵後,任由後嗣自生自滅;蘭嶼的長尾南蜥產卵後,會留下來翻蛋協助孵化,還能分辨並搬走已被真菌寄生的「壞蛋」等親代照顧行為。更令他意外的是,當專門吃蛋的赤背松柏根蛇現身時,母蜥會立刻攻擊蛇,護蛋行為會持續到蛋孵化為止。

黃文山分析,改變長尾南蜥行為的原因恐與環境改變生態行為有關,因蘭嶼島新近10餘年來完成中橫公路野銀段工程,公路邊的水泥邊坡上的孔洞因散熱慢,溫度正好提供孵蛋的最佳環境。

黃文山觀察研究發現,長尾南蜥產在水泥洞的卵孵化率達到81%,以往習慣產在沙裡野生的孵化率僅5、60%。

至於禦敵行為,黃文山認為是蘭嶼沒有難纏的雨傘節、眼鏡蛇等,而是以小型的赤背松柏根蛇為主,讓長尾南蜥有能力抵抗;他解釋,或許台灣的長尾南蜥原本也有禦敵行為,但難跟天敵抗衡,成蜥自己逃命都來不及,遑論護蛋禦敵。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