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0月31日訊】(大紀元記者安琪編譯)《質譜測定法快訊》(Rapid Communications in Mass Spectrometry)期刊本月刊載猶他州楊百翰大學(Utah’s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研究員的研究,報告發現檢查頭髮中蛋白質的碳(carbon)和氮(nitrogen)可揭露一個人每日攝取的營養成份;針對許多患者未意識到自身飲食失調問題或刻意隱瞞,臨床醫師可藉此診斷個人是否罹患兩種最常見的飲食失調症–厭食症(anorexia)或暴食症(bulimia)。
該報告指出,診斷和檢查個人是否罹患飲食失調症,現今採用的方法是高度地依賴問卷調查表和面談。這項新發現係比對兩組年輕婦女頭髮的化學型式,其中一組為 20位尋求治療的飲食失調患者,而另一組則是22位飲食正常者,結果發現,只需檢驗5根頭髮,憑著資料的統計分析,便可判斷此人是否罹患厭食症或暴食症, 預測準確度高達8成。
研究員表示,頭髮的生成是由新產生的蛋白質從頭髮的根部擠出髮囊長出。 蛋白質的成分依照當事人當時攝取食物含蛋白質的多寡而定。 在頭髮生長一個月後,可以測量到患者的飲食改變與否。 研究人員目前正觀察腿毛和鬍鬚的生長,這些毛髮在生長6天後即可顯示出飲食的變化。
目前最常見的兩種飲食失調症為厭食症(anorexia)或暴食症(bulimia)。 在開發中國家,每200個女性約有一個人患厭食症,通常在青春期開始,超過90%的個案是女性。唐朝仕女體態豐盈不失其健康與美的象徵。而今大眾傳播媒體過度地渲染標榜「瘦即是美」,扭曲女性對健康與審美的觀念,使她們非常在意自己的身材,強烈地害怕體重增加,因而刻意避免某類食物或進食非常少量食物,甚至拒絕維持標準體重。許多患者因此影響身體的新陳代謝,引發生理、精神上各種疾病,嚴重者更會因長期食慾不振引起營養不良而導致死亡。 儘管如此,患者多半漠視他們體重過輕的危險性。
暴食症大部份的患者是中上階層的少女及年輕女性,且多為長期反覆減重的結果。大部份患者有感情、情緒及壓力等問題,有研究指出,她們藉著強迫進食來逃避痛苦。患者在短時間內狼吞虎嚥吃下大量食物,之後利用催吐、服用利尿劑、受瀉劑等方式將食物移出體外,甚至絕食一段短時期及過量地做運動。 她們對催吐等事極力隱瞞使得他們內心充滿內疚及罪惡感,但又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同樣地患者也會引發身體功能失衡和併發身體上各種疾病。
患者本身是否有治療的動機至關重要。根據臨床經驗,這類飲食失調患者的顯著特徵之一是「一概否認」。 這樣的分析數據一旦呈現給患者,可幫助他們了解飲 食失調正影響其生理健康,促使他們正視自身的問題。往後醫師不再只是單純地依賴病人的誠實度進行追蹤,這個方法幫助他們掌握這些病患是否確實遵從醫師所開的處方箋。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