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1月6日訊】每個人偶爾都會覺得有點傷心或是消沉。一場重病、失業或家庭成員的逝去或離婚時的失落都會讓大部分的人感到悲傷與苦惱。這些悲傷和苦惱的本身通常會自己隨著時間的逝去而慢慢緩和下來。 但若這些情緒無法獲得有效的抒解,週而復始一再累積,很快就會產生「憂鬱」情緒。
部份人因憂鬱期症狀較輕微,加上本身的人格有比較強健的因數(例如想法比較樂觀、EQ比較高)或是身旁的支援體系比較健全(有不錯的家庭、朋友或親密關係),沒有尋求心理諮商師或精神科醫師的協助,一段時間之後也能自然復原。但另有不少人因缺乏適當的情緒調節與良好的社會支持,會將情緒狀態延伸為一種病態,產生無法脫離的低落情緒,嚴重者甚至以自殺結束寶貴的生命。
◎憂鬱症的成因
目前的研究瞭解,憂鬱症是由包含體質因素在內的複雜身心因素所引起,這些不同層面的因素,透過影響腦部的神經傳導物質(如血清素及正腎上腺素)而產生全身性的症狀,包括情緒沮喪、低落,喪失動機、興趣,影響睡眠、食慾,偏執於負面思考,甚至引發頭暈、頭痛、胸悶、疲倦、記憶力退化、免疫力減弱等症狀,最終導致一個人原本具有的社會、職業功能受影響。因此憂鬱症是一種造成失能的疾病,而不只是「心理現象」。
◎憂鬱症的診斷
要如何知道自己是否有憂鬱症呢?可用下列指標來檢測:兩個星期以上持續感覺到一些生理的不適症狀(如:睡眠過多或過少、食慾不振、疲累、無精打采)、以及一些心理症狀(覺得心情沮喪、難過、無助、無望、沒有自信、常常想到悲觀的想法、有自殺意念),就必須警愓是否罹患憂鬱症。
◎憂鬱症的治療
憂鬱症患者須要支持、包容以及適當的休養與治療。憂鬱症一旦發作,首先應尋求正當的精神醫療或心理諮商專業機構協助,配合藥物治療與心理治療,以利復原。
抗憂鬱症藥物是透過修正神經傳導物質,達到減少憂鬱情緒及相關症狀的效果。憂鬱症患者若能對症下藥,在服用抗憂鬱劑一段時間後,症狀會逐漸改善,同時應配合心理治療,幫助病人建立正面樂觀性格及處理壓力。
此外,「環境治療」在憂鬱症病患的康復過程中,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運動可以直接影響腦內情緒荷爾蒙的平衡,使患者心情放鬆,同時應保持規律的生活及凡事持「光明面」看法的正面思想。家庭或朋友的包容和鼓勵也很重要,唯有其堅定的支持,才能幫助患者走出陰影。文/陳欣◇(//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