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tvsmo.com

歐洲商會籲開放直航 學者不認同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27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曾慧雯/台北報導〕台北市歐洲商務協會昨日發表2006年至2007年的「年度建議書」,主題是「面對現實:區域經濟關係正常化,確保台灣繁榮」。

歐洲商會理事長薛勒表示,歐洲企業在台灣投資總額超過146億美元,是目前台灣最大的外國投資人;歐洲商會也認為,台灣與中國經濟關係的正常化,將是台灣經濟存續及未來繁榮的關鍵。

今年建議書所提出的五大優先議題與去年雷同,第一是希望加速兩岸商業關係正常化,例如開放直航、解除中國人士來台或工作的限制、中國製造商品進口應解禁,以及開放台資企業對中國40%的投資上限等。

第二是解除對歐洲企業在台投資的諸多法規限制,例如警政署規定15項汽車零件必須在台灣烙碼、銀行業的產品核准程序不透明且不一致,以及台灣主管機關重複測試產品。

第三是台灣應遵守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承諾;第四是加速服務產業的發展;第五是台灣政府應提供有利的稅負環境以吸引外人投資。

〔自由時報記者王孟倫/台北報導〕針對歐洲商會昨天要求台灣政府開放兩岸經貿關係,否則將影響未來投資台灣意願;台灣智庫董事長陳博志指出,個別企業的利益,並不等同整體國家利益,以兩岸直航為例,除了經濟面外,還需要政治面、國安面的考量,所謂不直航會降低台灣競爭力,是「言過其實」的誇張說法。

陳博志說,目前兩岸沒有進行直航,對於一些分支機構在台灣、同時還管理中國業務的外商來說,或許會帶來某些不方便,但兩岸直航帶來的經濟利益,並非部分企業想像的那麼大。

——————————————————————————-

歐盟自保 卻要台灣門戶洞開

自由時報記者曾慧雯/特稿

台北市歐洲商務協會在發表「2006~2007年度建議書」時,重申一貫的兩岸經貿開放訴求,並指出台灣應該「面對現實(Face Reality )」,讓兩岸經濟關係正常化,以確保台灣繁榮;不過,真正的「現實」卻是有越來越多產業受到開放之害,不僅僅是台灣的毛巾與製鞋產業,就連歐盟也都陸續對中國進口產品提出反傾銷措施來自保。

站在外國投資者角度來看,美國與歐洲商會的許多會員均為跨國企業,在中國都有設廠,因此兩岸貨品只要一天不開放,外商的商機就會流失;然而,若站在國內業者角度設想,過度開放只會讓根留台灣的產業更難生存,也將無可避免地造成失業問題。

除了國內毛巾與製鞋業者因受中國廉價進口貨衝擊而提出反傾銷調查後,包括家具、磁磚、陶瓷、化妝品、肥皂、襪子、手動油壓拖板車、二氧化碳、不織布、光纖電纜、不鏽鋼盤元、紙業、聚酯薄膜、石材與針織毛衣等十餘種傳統產業也都因為生存陷入困境而提出陳情。

試著易地而處、將心比心,看看接連不斷對中國進口貨品採取反傾銷措施的歐盟,再看看至今只有對中國毛巾課徵反傾銷稅的台灣業者,誰保護自家產業最力、卻又不斷要求別人門戶洞開?答案應該是非常明顯的了。

(//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