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九減一 教科書明年更新
【大紀元10月2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郭怡君/台北報導〕國際天文聯合會(IAU )大會將冥王星降格為矮行星,冥王星第九大行星的寶座因此不保,中小學教科書預定明年全面完成修訂,「九大行星」正式成為歷史名詞。
天文館 冥王星除名
台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展示場的九大行星模型,最小的冥王星已掛上「叫我矮行星」的新名牌,背面寫著「我被除名了」小插圖的臉顯得有些委屈。館長邱國光指出,一九一九年成立的IAU是全球最大的天文組織,每三年舉行一屆大會,就像天文界的「聖堂」,公布的決議效力遍及全球,相信各國天文館都會依照新定義更新館內的軟硬體。
歸類矮行星 有異見
為國中部編本教科書撰稿的台師大地科系副教授傅學海說,全球天文教科書都會將九大行星改為八大,但本屆決議新增的矮行星類別,以天體重力觀點來作區隔並不理想,他將在修訂教科書時說明:「目前國際天文聯合會把冥王星歸類為矮行星,但因仍有爭議,未來可能重新定位。」
傅學海解釋,把小行星中最大的「穀神星」和屬於庫柏帶天體的冥王星統歸在「矮行星」,但兩者性質並不相同。
中央大學天文所教授陳文屏說,明年高中教科書修訂版他會將八個行星的新說法納入,但不會提矮行星的分類。
冥王星 多了新編號
日前有外電報導「冥王星降級名稱亦不保,更名134340小行星」,台北市天文協會理事長陳正鵬強調這是對天體編號的誤解,編號僅代表「身分」,跟名字是兩回事。太陽系行星只有個位數,所以不需編號,小行星卻很多,必須以編號區隔,矮行星目前雖只有三個,後頭還有很多候選者在排隊,所以IAU旗下的小天體組織便給冥王星等矮行星新的天體編號,名字仍叫「pluto」。
不合群的冥王星 爭議特別多
〔記者郭怡君/台北報導〕冥王星之前被劃為九大行星,目前歸類為矮行星,其實都存有爭議性。
代表台灣天文界參加本屆IAU大會的中央大學天文所教授陳文屏指出,太陽系前八個行星分為兩群,靠近太陽的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歸類為「類地行星」,以石頭質為主、體積不大而密度高;靠外圍的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則是「類木行星」,主由氣體組成、體積大而密度低,且都擁有行星環。
陳文屏表示,一九三○年被美國人湯葆發現的冥王星既不類地也不類木,質量僅地球的千分之二、體積比月球小、軌道呈狹長橢圓形,其他八個行星繞日的軌道幾乎都是圓形、處在同一平面,只有冥王星的軌道面明顯傾斜,「很不合群」。
鑽研太陽系天體逾三十年的行星專家中央大學副校長葉永烜說,十多年來,在海王星外的「庫柏帶」及更遠的地方,發現越來越多跟冥王星相像的天體,促使天文界積極討論冥王星降格問題的「2003 UB313」(正式編號136199 ),就比冥王星還大。
對本次大會新增「矮行星」來定位冥王星,陳文屏認為,除了八大行星,冥王星及其他小行星、彗星等全歸為「太陽系小天體」即可,硬增一類「矮行星」,凸顯冥王星跟一般小行星還是有差別,卻會引發後續爭議。
國外已有大學教科書知名作者公開表明不會採納這次公布的分類,多年力爭探測冥王星的天文學家斯特恩(Alan Stern )積極發起為「太陽系天體重新定義」的翻案運動,已有超過三百位學者加入連署。
國內天文學界認為,冥王星重回九大行星行列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跟小行星之首的穀神星並列為矮行星的現況,則有可能在未來幾屆大會變更。
(//www.dajiyuan.com)